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姜雅风 《大自然》2015,(3):48-53
惯于鸠占鹊巢的大杜鹃,亲情浓浓的白骨顶,优美的凤头鸊(虒鸟),一妻多夫的水雉……大自然的精灵们在日益萎缩和备受人为干扰的上海南汇东滩湿地顽强生活着。上海市东南部有一条长约30千米的围海堤坝,堤外是浩瀚的东海,堤内为一望无垠的芦苇荡,里面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湖泊池塘,螺、蚌、虾和鱼等水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过去,由于这里地处鸟类迁徙的大通道且交通闭塞、人烟稀少,是鸟类生活的天堂,记录到的鸟类达240多种。2007年,原南汇区政府在此设立了"南汇东滩野生动物禁猎区",面积为122.5平方千米。然而,近几年禁猎区被陆续开发成农田,现在仅剩  相似文献   
2.
任何真正的人类学都是田野研究的精华。作者的道路并非平坦笔直 ,他在哲学的基础上 ,致力旁通政治学和人类学 ,上下求索、一路攀登 ,依靠坚韧的毅力、严格的理论训练和难得的田野经历 ,向文化人类学无限风光的险峰接近。  相似文献   
3.
一妻多夫制婚姻是一种古老婚姻家庭制度的遗存,即一个女子同时可与数个男子有合法婚姻关系,一妻多夫制婚姻中最重要的形式便是本家兄弟共妻。从古至今,一妻多夫制婚姻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对它有过较多的深刻论述。在我国西部地处偏远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现今还存在一妻多夫的婚姻习俗。我国个别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婚姻形态是在特定的民族生境下形成的,除了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外,与经济因素、历史制度、古代文化等也都有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明代《菽园杂记》和清代《维西见闻》中有关“一妻多夫”制的记载并结合其它史料,对这种婚制的产生条件、作用以及妇女的地位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