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5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52篇
系统科学   151篇
丛书文集   595篇
教育与普及   8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70篇
现状及发展   55篇
综合类   21782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457篇
  2014年   1111篇
  2013年   1050篇
  2012年   1287篇
  2011年   1721篇
  2010年   1804篇
  2009年   1936篇
  2008年   1974篇
  2007年   1868篇
  2006年   1393篇
  2005年   1046篇
  2004年   1397篇
  2003年   1349篇
  2002年   1150篇
  2001年   1077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以课程“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分析”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该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然后,从挖掘“思政”元素、探索融入路径与设计思政教学案例等三个方面阐述本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方案。并且,以“‘三省六部制’案例融入包图设计”的教学为例,介绍本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分析”课程引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以提升知识习得能力;强化实现民族复兴责任感及职业道德感,有助于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绘画艺术历经千年演变,在思想和技法上已各成体系,分别代表各自民族文化的审美主张,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文章结合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审美意境上的差异,通过对比9世纪中国画家郭熙和19世纪俄罗斯画家列维坦的艺术成就,分析中西方绘画所采用的不同透视观察方法,研究中西方艺术家在世界观和审美取向上的差别,阐释中西方艺术品鉴标准。客观理解中西文化艺术差异,对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共生、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网络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育人融合成为必然。"易班"平台为网络思政育人模式提供了平台,但其现实建设却仍存在与应然效果偏差较大的困境。宏观层面囿于"三全育人"格局尚未完备,"易班"建设主体较窄,队伍配备不齐;"易班"运行缺乏长效机制;全方位育人环境营造不足,缺乏对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微观层面"易班"的功能与操作尚不完善。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将完善"三全育人"格局与"易班"的创新优化相结合;逐步深耕"易班"价值内涵,将之贯穿于功能开发与实践过程,方能完善"易班"应用,提升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4.
坚持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指导思想,结合专业特点,发挥党建优势,构建"党建+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实践教学、服务社会方面的引领作用,深化党对人才培养、地方政府决策和企业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直播平台迅猛发展,直播领域由最初的游戏直播逐渐扩展到电商直播、泛娱乐直播,等等,其中吃饭直播,以其内容的特殊性,加之迅速扩大的主播群体和用户群体,成为一种值得深度思索的大众文化传播现象。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立足当下各种直播平台发展迅猛的现状,分析用户选择观看"吃播"这一现象的心理动机,通过对他们不同心理需求满足状况以及产生问题的考察,探析"吃播"这一现象折射出的当代人的精神状况,有着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后真理"是一种"个人信念比科学事实更具说服力"的怪象,"后真理"与SSK的对称性原则联手,就会在"认知平等与民主化科学"的幌子下,让伪科学与政治派别或利益集团之间形成强大的反科学同盟,从内容与体制上诋毁科学。这种诋毁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认知平等,因为科学的本质是以事实为依据,这是认知平等的先决条件。"后真理"现象反映出在哲学上重审划界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护理中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将该院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98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例)和干预组(n=49例)。两组均服用SSRIs抗抑郁药。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认知护理干预。4个月后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GL-90评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度、焦虑、抑郁方面有数据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强迫、敌对、偏执、恐怖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认知干预可以调节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紊乱状态,发挥患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讨现代大学校园危机预防机制建设的必要性,结合相应的心理学理论,运用心理学观察法和调查法,通过对典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个案分析,论证了大学校园存在潜在危机的成因,最后得出结论:事前预防与事后干预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将是处理和预防校园危机的有效措施,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危机预防体制,这在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维护和谐稳定校园环境上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关键因素是就业观念,"95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有效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家长要主动转变就业观念,发挥前喻文化的引导示范作用;学校要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体系,鼓励并喻文化的实践导向;公众应理性看待慢就业,接受后喻文化的反哺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