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48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屏风上》是毛姆一部比较重要的散文集,是作家在中国旅游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以他深邃的观察力和优美而犀利的文笔,描写了在中国接触到的人物、风景和某些偶然事件,构筑了一个别样的中国形象。在书中,毛姆用工笔画般的手法着力刻画了两个中国文人,文化保守主义者辜鸿铭和现代戏剧学者宋春舫。重点探讨作者对这两位中国文人形象的描述,可梳理出决定性影响毛姆所建构此形象的深层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2.
康发雄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Z1):154-156
从主题思想、题材、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艺术风格、语言艺术等几个方面评价<边城>.  相似文献   
3.
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是一首有名的乡愁诗,从中我们不但可以读出融乡情、爱情、亲情、爱国情于一体的浓重的乡愁,而且站在现代社会浮躁、无根的精神世界,还可以读出“江南”、“表妹”、“母亲”等意象背后淡淡的家园意识,这是这首诗在现代广泛流传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生态伦理学是在生态文化的学术背景下兴起的一门学科.文章试图从生态伦理学的学科角度来解读土家族作家李传锋的动物小说力作<红豺>,探讨和挖掘<红豺>中"尊重物种的生命,呼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追求.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传奇而富有冒险精神的一生,直接影响了他的写作,尤其影响了他对待死亡的态度.在海明威的许多作品里,有着对死亡的不断的理性思考.从最初的恐惧到后来的超然,海明威最终把死亡看作是一种美丽,一种平静.在他的杰作<老人与海>里,他把自己对死亡的意识赋予了一条大马林鱼.大马林鱼与老渔夫Santiago进行了几日的殊死搏斗后,仍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在和老渔夫的搏斗以及被鲨鱼的蚕食之后,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但海明威对它悲壮的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因为他认为体现了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后的死,才是最美丽的死.  相似文献   
6.
叶露生改编的钢琴曲<蓝花花的故事>成功地利用了原始民歌音调,采用变奏形式,运用钢琴语言,塑造了以蓝花花为主人公的多个形象,情感丰富,爱憎分明,是一部改编的好作品,难得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7.
曹植的<洛神赋>的主旨历来存有争论.首先在总结前人论说的基础上,主张"感甄说"和"怀恋君王说"都不能成立;然后根据曹植性格多于情苦于情而联系到其前妻崔氏在作此赋数年前被迫自杀,此一人生悲剧不可能在其作品中不加反映,并详致分析曹植此赋较之此前宋玉、王粲、应玚诸人所撰类似赋篇,描写女方人物形象很是具体,表达阴阳相隔的深情也甚凄厉,再考察自唐代以来人们多认为此赋所写为具体真实人物这一古今共同的直觉感受,从而提出结论:<洛神赋>的主旨是曹植悼念怀恋其亡妻,洛神形象是其前妻崔氏女的化身.  相似文献   
8.
陈晓丹 《中州大学学报》2005,22(3):50-51,54
当女性意识到自身异化,并决心与这种异化作抗争时,往往会感到都市男性本位文化的压制.当其在处理自身欲望需求与女性主义理想之间坠入一种两难困境、在最初的抗争中遍体鳞伤后,她们选择了流浪.  相似文献   
9.
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在英语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来自尼日利亚的阿切比却尖锐地批评了这部小说,其观点引起了巨大争议.透过阿切比的批评策略,可以追问他的批评作为后殖民批评文本的深刻政治意图,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秦九韶著<数书九章>不仅实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新高潮,而且在数学思维上特别注重在继承中创新,形成中国古代数学思维模式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