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5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344篇
系统科学   168篇
丛书文集   324篇
教育与普及   1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6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587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3年   2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炜 《今日科技》2021,(9):45-47
本文在科技成果管理和创新联合体运作机制研究基础上,阐述了科技成果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及其四个阶段和四种形态,分析了创新联合体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创新联合体在科技成果管理中的双向通道模型和接力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网络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育人融合成为必然。"易班"平台为网络思政育人模式提供了平台,但其现实建设却仍存在与应然效果偏差较大的困境。宏观层面囿于"三全育人"格局尚未完备,"易班"建设主体较窄,队伍配备不齐;"易班"运行缺乏长效机制;全方位育人环境营造不足,缺乏对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微观层面"易班"的功能与操作尚不完善。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将完善"三全育人"格局与"易班"的创新优化相结合;逐步深耕"易班"价值内涵,将之贯穿于功能开发与实践过程,方能完善"易班"应用,提升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3.
高校在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实践中,学生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四五"期间,高校学生工作需要紧跟形势,在全员育人中调整角色定位,在全过程育人中拓展工作内涵,在全方位育人中提升工作格局,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4.
唐代试律诗诗题对有关祥瑞及灵异之类典故的大量选用,不但体现了唐代统治者借祥瑞文化维护自身统治的治国策略,也表明了尚奇之风在唐代的盛行。  相似文献   
5.
多级排队网络的稳定性特别是全稳定性一直是随机网络研究的一个热点.Ni(~n)oMora和Glagebrook就多级排队网络的全稳定性给出了一个充分条件,即当每个工作站的峰值流量密度p<1时,该排队网络是全稳定的.通过对该条件的应用得出了此条件成立的必要条件,即当σ(k)≠σ(k+1)时有mk>mk+1.对一类具有两个工作站的重入排队网络证明了若σ(k)≠σ(k+1)时有mk≥mk+1,该排队网络是全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中唐诗人元稹的悼亡诗善于从日常生活小事作笔,以质朴的语言来抒发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厚爱。元稹的悼亡诗,用大量的关于黑夜与梦境的描写,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怀念天地。诗人惯用对比手法,以今昔之反差来强调往日之欢、今日之悲。由于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死亡的深刻感受,诗人在诗中反复地吟咏死亡———这个人生的永恒主题,从而使全诗笼罩着一种深深的死亡意识,呈现出一种万事皆空的幻灭感。  相似文献   
7.
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种花卉,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在唐来时期,更成为一种共同的民族审美风尚。诗人为此也写下了数量众多的牡丹诗。这些诗或直接咏叹牡丹的形貌之美,或借花抒怀,托物寓意。借咏牡丹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一种极富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牡丹文化。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四首》是近代军旅诗的代表作,其诗批评了当时诗坛的靡靡之风,赞扬了陆游诗中描述从军之乐的豪情壮乐,同时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但终不沉默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9.
10.
辛弃疾的诗词创作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他的词沉郁、以抒发情志为主,取代了传统的诗的功能,而他的诗则学理学诗,平易、以吟咏性理为务。这是其个性的体现,也关乎词体的成熟、时代的风气和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