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2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1078篇
系统科学   1422篇
丛书文集   259篇
教育与普及   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44篇
综合类   1197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764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608篇
  2009年   720篇
  2008年   634篇
  2007年   850篇
  2006年   822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684篇
  2003年   560篇
  2002年   455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356篇
  1999年   311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的创意扩散研究是企业管理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为此,引入多重网络理论与传播动力学理论,考虑工作中线下沟通、工作中通过企业社交媒体在线沟通及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三种渠道,构建多种渠道构成的多重网络中的创意扩散模型.研究创意在多重网络中持续扩散的阈值条件,并对创意在多重网络中的扩散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1)当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以上各渠道沟通的平均次数较接近时,在多重网络中创意扩散的速度较快,创意扩散的范围较广;2)与匀质网络相比,当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子网络是无标度网络时,在多重网络中创意扩散的速度较快,扩散的范围较广;3)增大子网络层间创意扩散的相互促进作用对整个多重网络中创意的有效扩散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得到了40Cr合金钢在高温高应变率下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据此确定了材料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采用解析法和实验法分别求解了磨削强化层的温度场和塑性应变场分布.结果表明,磨削强化层在磨削深度方向具有较大的温度和塑性应变梯度;150μm强化层内会发生奥氏体转变;磨削表面最高温度可达1060℃.在磨削亚表面60μm内会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达到了再结晶的临界条件.较大的磨削深度使磨削强化层塑性应变增大,再结晶现象越充分,微观组织细化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3.
柔性机械臂、大型可展开天线等机械结构的动作精度受运动过程中大变形几何非线性和连接处接触非线性的影响十分显著。以含螺栓连接结构的大变形梁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动力学建模和振动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实验发现的非线性振动特性。搭建了含螺栓连接柔性大变形梁的实验台架,开展了敲击和正弦激振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螺栓连接的柔性梁较连续梁的(无螺栓连接)模态频率降低,阻尼增加,反映出随着激励能量增大,模态频率降低的非线性模态特征。改变螺栓连接位置会显著影响结构的模态频率,其变化规律可由求解线性矩阵特征值定性反映。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孔型加工及走刀方式进行分析,为提高打孔机效能,采用两钻头同时作业的方式。然后,根据相关的数据,应用动态优化的相关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从而确立了双钻头作业时的最优作业线路、最佳行进时间和作业成本,并用MATLAB编写程序画出了相应图形,更加形象地显现出了各个路段的最优作业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提出了高温作用后砂岩物理力学性质变化的阈值温度的确定方法。基于Python语言,利用K-Means、SVM算法,实现了对样本数据的分类和聚类,确定了阈值温度区间,验证了二分类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砂岩样本的阈值温度区间为400~600 ℃,阈值温度上下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体现为阈值温度区间以下的岩样物理力学性质较为分散,而阈值温度区间以上的岩样物理力学性质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6.
三门峡水库电站运行调度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严重,使其枢纽的各项技术指标经常变化,为其调度运行带来极大困难。为此,充分考虑三门峡水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约束条件,分别采用动态规划和遗传算法给出了电站优化调度模型,建立了该电站的运行调度系统。经过水库1991年—2000年实际来水和控制运行的月报资料的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平均增加发电量约12.9%,使电站能更合理地进行管理调度。而且,通过对随机模拟的长序列入库月径流过程的模拟调度,建议了三门峡水电站具体的管理调度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根据塔机起重臂的实际结构 ,建立双弹簧悬吊超静定简支梁的力学模型 ,进行动态分析 ,并以TC80型塔式起重机为例 ,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 ,引入梁单元和边界单元 ,得到塔机起重臂的多阶固有频率和主振型 ,其结果对于塔机的动态响应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编队协同对地攻防对抗多级动态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莉  张安  张永芳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Z2):794-796
针对编队协同对地攻击的攻防对抗系统的强对抗性、多目标性和多层次性,运用军事对抗的动态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主从递阶互动决策模型——Nash-Stackelberg-Nash决策模型,重点解决军事对抗中寻求多级动态决策的联合最优策略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决策模型应用于编队协同对地攻防对抗决策系统,良好的解决了两级对抗动态决策问题,并达到了较好的作战效果,能够为作战对抗提供有力的战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9.
This article analyzes R & D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an asymmetrical case. The investment decisions share thre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First, the investment is completely irreversible. Second, there are two kinds of uncertainties over the future returns from the investment and over technology in R & D process, respectively. Third, there is strategic competition in the asymmetrical case.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optimal investment threshold values and the optimal investment rule of high-efficient firm (leader), and shows that the investment threshold values are reduced by competition of two firms. Finally, the mixed 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two firms, the probability that each firm separately exercises the option to invest, and the probability that two firms simultaneously exercise the option are given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0.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exploiting potential forecast gains from the non‐linear structure of self‐exciting threshold autoregressive (SETAR) models. Statistical test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to help analysts check for the presence of SETAR‐type non‐linearities in an observed time series.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power and robustness properties of these tests since erroneous test results might lead to misspecified prediction problem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robustness properties of several commonly used non‐linearity tests. Both the robustness with respect to outlying observations and the robustness with respect to model specification are considered. The power comparison of these testing procedures is carried out usi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of the existing tests are not robust to outliers and model misspecification. Finally, 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applies the statistical tests to stock market returns of the four little dragons (Hong Kong, South Korea, Singapore and Taiwan) in East Asia. The non‐linearity tests fail to provide consistent conclusions most of the time. The results in this article stress the need for a more robust test for SETAR‐type non‐linearity in time series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