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921篇
自然研究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红旗谱》的版本记载零乱,研究者各持一词的情况,进行了考证。指出由于受时代环境的影响,各修改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物形象拔高倾向。通过各版本的对比分析,考定代表梁斌创作成就,彰显其小说艺术风格的还以初版本最佳。  相似文献   
2.
利用区域磁异常研究东海陆架区基底构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相似文献   
3.
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将历史传统教育置于亲身参与背景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载体的“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参与、体验的构建,“寓教于乐”,很可能是目前红色旅游的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红学史上,王国维和俞平伯都有杰出的贡献,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红楼梦评论》和《红楼梦辨》二者的承继关系尤为明显,前者对后者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而后者不仅对前者有所继承,也有重要发展,因此可以说,新红学的产生与王国维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红"与"Red"的语义扩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汉语“红”和对应的英语“red”的语义扩展模式进行对比发现,在两种语言中,两个词的原型义都是“火或血的颜色”,虽然语义扩展的路径基本相同,不同的文化视角使两千词的语义产生了差异。颜色词通过表达相应的颜色概念,把客体,颜色和主体三方面联系在一起,使颜色词不仅指称了颜色概念所表达的客体方面的特征,而且还表达了颜色在人的主体方面所能引起的一切刺激反映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生态伦理学是在生态文化的学术背景下兴起的一门学科.文章试图从生态伦理学的学科角度来解读土家族作家李传锋的动物小说力作<红豺>,探讨和挖掘<红豺>中"尊重物种的生命,呼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追求.  相似文献   
7.
超宽带雷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体制雷达,它与经典雷达有着很大的差异。为了有效地分析和设计超宽带雷达系统,有必要建立超宽带雷达系统模型。雷达系统建模中最重要的工作是仿真雷达目标及环境。本文,我们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提出了一种雷达目标的仿真算法,并根据这种算法,仿真了几种简单几何形状的雷达目标实例。在第三节,介绍了一种仿真超宽带海杂波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武夷山市红壤是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环境影响下,经过明显的富铝化过程和旺盛的生物循环过程而发育形成的.并针对红壤瘦、酸、粘特性,生产力水平不高及水土流失与洪涝灾害的潜在威胁性等三个问题,提出通过健全、完善红壤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水土资源环境保护体系,增加投入、培肥土壤、提高产出及发展生态农业等措施以实现对红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传奇而富有冒险精神的一生,直接影响了他的写作,尤其影响了他对待死亡的态度.在海明威的许多作品里,有着对死亡的不断的理性思考.从最初的恐惧到后来的超然,海明威最终把死亡看作是一种美丽,一种平静.在他的杰作<老人与海>里,他把自己对死亡的意识赋予了一条大马林鱼.大马林鱼与老渔夫Santiago进行了几日的殊死搏斗后,仍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在和老渔夫的搏斗以及被鲨鱼的蚕食之后,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但海明威对它悲壮的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因为他认为体现了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后的死,才是最美丽的死.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以鸡冠花为原料,提取其红色素的方法及工艺流程。通过光谱分析的手段,研究了酸度、温度、光、时间、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