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36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531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由图式获得和规则自动化两个基本成份构成;其策略涉及基于图式的顺着做策略和倒着做的手段-目的策略,另外还受主体知识经验和例题呈现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邵政 《科技信息》2008,(32):253-25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情绪往往能产生说教及语言无法替代的感染效应。它不仅能缩短师生问的距离,创造和谐、融洽氛围,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强化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与长久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层面、教学手段、教学语言和教学氛围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认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的模型,该模型突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认知主体,模型具有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智能的教学模式,启发式的教学层面,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双语教学手段和群体教学氛围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北京,大阪,洛杉矶3城市的市民就香烟和毒品的风险认知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中日美3国大约4/5的人对吸烟持负面性风险认知和评价,在3国中,美国人对吸烟的风险认知和危害性估计最高,中国居中,日本最低;(2)总体而言,中日美3国约9成以上的人对毒品持负面性风险认识和评价,在3国中,日本人对毒品的风险认知不安感最高,比较而言,美国人对毒品却表现出相对宽容的态度;(3)在3国中,日本人对香烟的社会容纳最高, 而对毒品的容纳度最低;美国人对毒品的社会容纳度远高于中国和日本;中国对香烟和毒品的社会容纳度都相对较低,这将有利于禁烟和禁毒。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首先对湖南民众在非典时期的社会心理状况进行描述分析,随后对不同年龄、化程度、职业类型的民众的社会心理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战胜非典的舆论导向和领导决策提供了相应的心理学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外语学习者在词义认知过程中,当词义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对词义的认知不如像最初阶段那样稳步的提高,而是呈现一种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这就是词义认知过程中的石化现象。石化现象对学习者认知词义形成了极强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运用Kroning_Penney模型,研究了GaAs/AlxGa1-xAs超晶格扩展态(E>V0)的电子能级结构和带宽随超晶格的阱宽、垒宽和A1组分的变化关系,以及扩展态能量随波矢k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影响光跃迁频率的最大因素是阱宽和A1的组分,随着阱宽的增加,光跃迁频率逐渐减小,随着A1组分的增加,光跃迁频率逐渐增大;影响带宽的较大因素是阱宽和垒宽,随着阱宽和垒宽的增大,带宽逐渐减小.这些将对实验和器件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甘氨酸分子的电子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密度泛函理论法ROB3P86(6-31G*)计算出气相甘氨酸分子的8种构象,利用扩展的休克尔理论(EFT)研究了甘氨酸在生物过程中的最有效活性构象;分析分子中的原子净电荷,得出了甘氨酸分子的活性位。  相似文献   
9.
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方向,就必须科学地区分认识发展过程的历史阶段,必须以求实的态度正视现今认识论的进展现状,充分肯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认识论发展经历三个基本阶段———客体阶段、主体阶段和主客体阶段,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既是第三阶段的最高成果,又是使认识论的核心问题从主体和客体关系演变为认识与实践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从而开辟了认识论发展的新纪元。我们应该继续沿着实践方向推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思维的认知控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的认识活动中,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外部世界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这主要是因为认识主体思维结构中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法等这样一些构成智力结构和发挥智力功能的智力性因素和工具性因素不同。因此,考察和研究人的认识能力的时候,不仅要承认人的认识能力,更重要的是必须考察和研究控制人的思维活动的智力结构及其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