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黛抑钗”的审美倾向贯穿于20世纪上半叶的四个历史阶段并各有特色,它鲜明地折射出每个时期的时代意识。  相似文献   
2.
对新世纪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特征进行较为全面地阐述,认为新世纪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具有“新、广、快、精、信”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既是人类知识科技突飞猛进的世纪,也是一个战争频仍、族群相互敌视、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生态环境饱受破坏的世纪。展望21世纪,为了使人类尽量免受因战争、仇视、冲突和环境危机带来的不安、焦虑与痛苦,其最重要的策略是赋予人类以人文的基本关怀、其中他人的关怀、民主的关怀、文化的关怀和全人类的关怀应该予以特别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迁。农村的婚姻制度并没有在择偶方式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发生根本的变化。“父母之命”依然代表着农村择偶方式的主流。而在一些交通便利、距离大城市较近的农村,尤其是沿海、沿江的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择偶方式要产生根本的变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许地山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位十分重要而又风格独特的作家,本文截取新世纪以来的近五年时间,对关于许地山的比较研究、与印度文化之关系研究、文学创作研究、宗教情结研究、许地山与香港的研究等方面做出简单述评。与上一世纪相比,许地山研究不断深入和创新,但尚需拓宽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归纳和总结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 ,分析和探索进入 2 1世纪高师教育体育教育专业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进一步明确和预测 2 1世纪初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新任务及其走向 ,重新审视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念 ,形成新的人才素质结构 ,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 ,促进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提高 .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证事例,揭示了我国地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使我国地理教育在21世纪有更大的发展,本文探讨了21世纪地理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提出改革现有的地理教育制度;转变教育思想,更新地理教育观念;强化地理教育内容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地理学的综合教育;推进地理教育方法和手段现代化的进程;开展地理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地理素质等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美国为了确保世界霸权地位将进一步强化对中国的遏制,中国依旧面临着严峻的反霸局势。因此,中国必须制定正确的反霸策略,才能充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化解美国霸权主义威胁的能力,从而顺利实现和平崛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高师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过关率有所提高,这与目前重视推普的大气候及高等教育改革密不可分。从目前高师普通话水平测试来看,高师学生普通话语音面貌有一些新变化,表现出某些喜人现象,但.也存在某些不足。本文立足新世纪南方高师学生普通话现状,提出进一步提高高师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过关率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0.
Since its foundation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has accumulated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historically-significant scientific objects. As Canada’s largest research university, much of this material is of national significance. Despite numerous attempts since the late 1970s to establish a universal policy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safeguarding of scientific apparatus, the survival of Toronto’s scientific material heritage has depended partly on the initiatives of dedicated individuals, partly on luck.The following examination seeks a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focussing on scientific instrumentation and natural history collections. It examines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some material survives and traces efforts to develop a curated collection, concluding with some recent progress in acquiring storage and developing an online catalogue. It argues that early university science museums formed an important venue through which the University fulfilled its public function of studying the frontier and assisting the expansion of the colonies. The display and interpretation of scientific material culture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University’s early hist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