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4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能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秦山核电站运行的实践再一次表明 :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的能源[1],它是减小我国能源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我国现有核电厂发电量仅占全国发电量的1 % ;现在正在建设的6个机组投产后 ,即2005年后也仅占3%左右。表1列出了中国大陆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表2列出了中国大陆正在建设的核电站。从中国工程院1997年完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研究” [2]中有关“未来能源供需平衡”的预测看 ,这离需求还相距很远。本文试图从环境、温室气体排放、安全、外部成本和能源供求等方面 ,讨论加速发展核电的必要性。表1中国大陆正在运行的核电站电站名…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2009,(10):16-16
2009年4月22日,为期三天的“面向21世纪核能部长级国际大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会议讨论了涉及核能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并就核能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能够做出的贡献达成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3.
唐宁 《世界知识》2011,(8):31-31
集发电、输电和配电干一体,承担了日本近1/6的电力供应份额;全球最大的民营核电商;在核能占全国电力供应份额超过1/3的日本,其核电厂供应了全国一半的核能发电量;  相似文献   
4.
【韩】《全球亚洲》2012年春季刊Raymund Jose G. Quilop(菲律宾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国防部战略评估处副处长)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核事故表明,根据世界标准建立的核设施也无法百分百地安全,但这并不能阻挡东南亚国家使用核能。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到2020年,东南亚地区采用核技术生产的电力将达到20亿瓦。在东南亚国家中,越南是采用核能最为积极的国家。早在2006年,越南就提出发展核能的战略,宣布2020年将有一座核电站投入使用,并为此于2008年通过一项《原子能源法》。此外,印尼计划到2025年将有4%的电力产自核  相似文献   
5.
宋明桂 《科技信息》2013,(19):403-404
岭澳二期核电4#发电机整体气密试验过程中油密封与汽励端盖把合部位存在微量渗漏,现场对发电机端盖注胶槽结构进行优化,最终消除该部位渗漏的问题,并将处理方案用于相同型号的机组。  相似文献   
6.
核能发展是双刃剑,它在造福人类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和现实的风险。本文立足于全球化风险传播、分配、危害等视域,深刻探讨了核风险的基本特征及其破坏性,并从资本负面效应与工具理性张扬相结合的维度,分析了核风险生成的原因,指明核风险的全球性对人类产生的破坏是巨大的、残酷的、深远的。藉此,强调加强民生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剖析了民生安全文化的人本价值取向及其道德规约功能。最后,本文指出,在我国核能事业走向深入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应重视民生安全文化的建设,这一理念有利于避免资本负面效应以及工具理性张扬、价值理性弱化的趋势,有利于重塑核能发展的价值理性与道德理性,来预防、规避和限制核风险的发生,保证人的本体性存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能源系统分析模型,对我国未来能源系统减排CO2的技术选择、投资需求、能源供应结构及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以常规煤电站作为参考,对核能减排CO2的附加比投资进行了评价。文中,在评价我国远期能源供术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核能在未来能源系统向“与环境相宜的洁净能源体系”过渡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第14届太平洋地区核能会议于2004年3月21-25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有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俄罗斯、巴西、南非、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300多代表参加会议,国际原子能机构也有代表与会发言。我国大陆有3名代表参加,共有两篇报告在全体大会上宣读,一是介绍我国先进反应堆的发展情况,主要是介绍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研发高温气冷堆的过程,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的建造运行以及今后发展方向。另一个是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介绍我国核电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