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交往关系。它在教育中的深层意义在于使人成其为人,完成"立人"的教育使命。然而,这种关系长期遭到异化:在非主体性教育下,它是一种"我———它"式的占有关系;在主体性教育下,它是一种"我———他"式的疏离关系。直到今天,主体间性教育的出现才使它发展为一种"我———你"式的平等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系统采用一台TP801单板机,自行设计和研制了相应的接口电路及8K字节内容的控制程序。运用模糊控制器原理,通过实际系统的调试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温度与压力控制算法。能够同时控制6台杀菌锅,性能价格比较高;既有数字与曲线的直观显示,又有打印输出,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灵活,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科学大战”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英美学术界尤其是拉宾格尔和柯林斯等人致力于超越“科学大战”的努力进行了讨论,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从对立走向对话正在成为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我国学术界应当从中得到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学文本是主体性的存在,具有潜在的对话性,它从多种层次和角度持续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文学文本的对话性是由它的载体、结构和内容这三个要素的对话性所决定的。文学文本的意义正是在与读者不断深入的对话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不同,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以揭示人的精神世界、探寻人的本质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为目的的学科,以人的生存价值、存在意义等为研究主题,关注于对人的文化生命的理解,其本身所具有的哲思与诗性况味要求研究者自觉地以对话意识及心灵的感悟对文本进行解读,与研究对象之间架起沟通、碰撞、交融的桥梁,使文本在理解中获得意义的充实,显示出无限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简要回顾了对话教育的发展历程,综合诸专家学者研究意见,界定了对话教育的内涵及判断标准,探讨了对话教育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在借鉴历史经验并结合我军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就如何实施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从观念转变、话题选择、情境创设三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任务型教学研究认为不同的言语输出任务能为学习者提供不同的机会,帮助他们训练不同的语言层面,从而促进习得。这类研究的一个备受关注的方面就是注意力与任务要求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中国学生学英语最常见的三种输出任务即复述、即席讲话和会话进行研究,根据话语修正类型的分布情况来了解三种任务中学习者的注意力分配,尤其是对语言准确性的注意力分配。  相似文献   
8.
与以往宗教学说相比,蒂利希的"终极关怀说"更具有概括性和开放性,更易达成学术共识。"终极关怀"把宗教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在理论上取得并建立了宗教对话的共同基础,为宗教比较和宗教对话提供了一个终极意义上的平台。积极开展宗教间的对话,有利于各宗教和谐共处,进而推动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9.
教学本质上是沟通和合作的活动。对话式教学就是教育教学活动本身。它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互动性和共享性的特征;要求对话主体理解和反思。当今对话式教学暴露出不少问题:教师操纵对话过程;对话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教师对待教学文本的态度不良;教学对话的物理环境条件差。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一定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程颐是理学的奠基人,而理学主要是在《周易》等儒家经典解释的基础上完成建构的.《程氏易传》是《周易》解释学的集中体现.他对于《周易》的解释是在突出主体意念基础上的创造性解释,这与程颐之前的传统易学大相径庭.如重视易理的阐发、重视义理而不废象数、历史的解释法等等,而这些仅仅只是程颐解易的途径和桥梁,其精神实质最终是以一种超越时空、超越存在的视野,以此来揣度和体悟圣人的精神实质,与圣人展开精神的对话,并以此作出创造性的解释,所以程颐对《周易》解释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