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解释学批判--追问SSK理解科学的先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恩以解释学为特征的范式理论解构了科学的特权地位,凸现了科学的历史与境性,这使科学知识社会学赢得了合法的学术地位。而强纲领作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其核心是以控制为目标的因果型解释模式。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本体论的解释学蕴涵和方法论的工具理性共同构成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先见,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张力是导致科学知识社会学一方面取得许多成果,另一方面又面临巨大的理论困难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国内的科学文化研究是在不改变科学的客观性、真理性和表象论的前提下,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来研究,可划归为大众理解科学的科学传播视域。欧美后SSK的科学的文化研究是SSK从科学的社会研究扩展到科学实践的文化研究,是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转向科学实践的文化建构论,是对科学客观性和表象论的进一步背离和消解,强化和放大了各种异质性文化因素对制造科学的作用;背离了科学家的真实立场和科学的核心问题,成了反科学的帮凶,不会结出真正的果实。二者在研究内容、方法、理念和科学观上是根本不同的,他们都有自己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STS:从SSK到SEE     
STS自SSK以来的显著特点是从规范走向描述,从重构走向解构。不过,这个领域的关注点近来转向研究如何积极介入公共领域的科学争论,规范问题重新受到重视。一种引起广泛讨论的规范性方案是SEE,它代表了STS最新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费氏与第二代SSK后现代科学知识观既相通又不尽相同."告别理性"表征了费耶阿本德的激进历史主义科学知识观,而"制造知识"可谓SSK建构主义科学知识观的典型特征.从前者到后者的历史演变体现了后现代科学知识观的必然进路.后现代科学知识观不仅没能促进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反而陷入了非理性主义的泛文化主义泥潭.  相似文献   
5.
默会理论的SSK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科学时代,对“科学知识”的社会学考察即SSK的理论工作是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波兰尼凭借其默会理论开创了这一先河。默会理论对SSK的贡献在于为其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诠释学等方面的理论原则,从而解决了。SSK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为SSK做出了相当的理论建树。这一思想建树奠定了波兰尼当之无愧的SSK先师地位。  相似文献   
6.
波兰尼的意会认知理论指出,人类知识大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个人知识”,这种知识是“两种文化”的桥梁,它的“支援成分”是不可解蔽的。波兰尼的理论是有缺陷的,解蔽科学知识不仅必要且有可能,SSK试图沿着波兰尼的线路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然而,其结果却导致了“科学知识只是一种社会建构”的结论,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因此被彻底消解了。这种解蔽显然是过犹不及的,其后果是在客观上对萨顿、波兰尼等人倡导和实践的科学人文主义的叛逆与反动。  相似文献   
7.
"认识论的鸡"之争是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社会建构主义内部的SSK与后SSK之间的一场争论,它集中体现了两者之间的诸多分歧:在本体论上,表现为社会实在论与自然—社会混合本体论的对立;在认识论上,表现为规范主义进路与描述主义进路的对立;在科学观上,表现为表征科学观与实践科学观之间的对立。它代表了社会建构主义的一次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8.
反身性是科学知识社会学所标榜的原则之一,但反身性的自我拒斥特性却使得科学知识社会学陷于反身性困境。原因何在?其源盖出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反身性之痛实际上是社会科学的科学化之痒——它仍然是沿用了传统科学观的一些先验预设(如实在、基础、恒在等)。而一些SSK学者在反思反身性难题、打破这些先验预设时(如马尔凯的新文体形式),却反向性地陷入了反身性的单向解构路径,从而走向虚无主义。要想彻底破解科学知识社会学反身性困境,为当下知识的合法性提供认识论基础,乃至使整个社会科学走出反身性怪圈,关键在于对反身性概念进行元反思,充分发掘其所蕴含的建设性意蕴。  相似文献   
9.
I distinguish between two ways in which Kuhn employs the concept of incommensurability based on for whom it presents a problem. First, I argue that Kuhn’s early work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and underdetermination problems scientists encounter during revolutionary periods (actors’ incommensurability) whilst his later work focuses on the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problems analysts face when they engage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science from earlier periods (analysts’ incommensurability). Secondly, I offer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actors’ incommensurability. I challenge Kuhn’s account of incommensurabili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mpartmentalisation of the problems of both underdetermination and non-additivity to revolutionary periods. Through employing a finitist perspective, I demonstrate that in principle these are also problems scientists face during normal science. I argue that the reason why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scientists have little difficulty in concurring over their judgements of scientific findings and claims while in others they disagree needs to be explained sociologically rather than by reference to underdetermination or non-additivity. Thirdly, I claim that disagreements between scientists should not be couched in terms of translation or linguistic problems (aspects of analysts’ incommensurability), but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arising out of scientists’ differing judgments about how to take scientific inquiry further.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阿赞德人案例的分析,考察了不同学者对阿赞德人行为是否合理的不同看法。作者赞同SSK学者关于合理性及其标准的主张,同意其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并对相对主义自我驳斥的批判进行了反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