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4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侦辩交易是不同于诉辨交易的一种形态,在国内外侦查实践中均存在,如我国的坦白从宽,美国的刑事免责以及污点证人制度。侦辩交易的主体虽然是侦查机关和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但侦查机关主要是通过向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提出建议来践行交易。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源于西方的近代生育节制思想传人中国,得到许多先进知识分子的积极宣传和大力推广。生育节制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引起了一部分思想保守者的质疑甚至是激烈反对,针对反对者的质疑和诬蔑,生育节制倡导者从优生优育的立场出发积极予以反驳。双方围绕着生育节制和国家民族、社会道德、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关系展开激烈的论争,扩大了生育节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辩论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辩论原则的非制约性必然导致辩论原则的非原则化。必须借鉴大陆法系辩论主义的精神实质,重新设计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  相似文献   
4.
自认作为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均有成熟的理论和完善的立法。我国的相关立法过于简单,有必要理清自认的法理基础,确定自认的效力,进一步完善自认的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5.
李新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5):31-32,36
陈子龙和艾南英同为明末文学领袖和爱国志士,发生在二人之间的一场关于散文复古取向的文学论争,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而关于此次论争的具体时间,史料记载多有抵牾,而当今研究者说法或闪烁其词,或主观臆断成分大,还需要进一步梳理、考证。  相似文献   
6.
从宋代义利之辩谈起,叙述叶适对朱熹“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批评。兼及南宋温州商业社会产生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的功利学说和重商思想,永嘉学派的功利学说及其重商思想对温州社会的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性之善恶的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人性善恶之辨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的人的社会性本质理论,"现实中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思考人性之善恶问题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观的内容主要包括:善恶观念的来源问题,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善恶观念的本质内容问题,善与恶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关系问题,善恶评价的根据问题。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科学性、实践性、辩证性、前瞻性。要科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内容和特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外汉语口语课的开设对对外汉语口语的训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汉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重点和难点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课堂辩论赛能够将口语训练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教学,分阶段地准备口语课辩论赛,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将词汇、句型、语法等元素融入到辩论赛当中.  相似文献   
9.
10.
辩论是高级言语表达形式之一。本文详细讨论辩论准备的三个阶段──鉴别类型,广泛收集材料。组织材料,并探讨辩论的几种主要技巧.这对提高人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