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直杆火箭系统研究李崇州(青岛十中,青岛,266011)(二)《船只火器国说》中第二代直杆火箭系统的科学成就、实用情况及地位前文已经说过,(船只火器图说》后半部分的内容为中国第二代直杆火箭系统,包括五种不同类型的直杆火箭及其发射装置、发射剂与爆破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法神机>、<火攻挈要>等文献的分析与解读,对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西洋火炮的制作工艺进行较系统地探讨,复原了工艺流程图.从制造技术角度,较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制造的工艺,在尽量了解同时期的西方技术的前提下,辨别了文献中关于西洋火炮制造技术的西方知识.  相似文献   
3.
两次鸦片战争前后,中西火炮都是在模数理论指导下设计出来的。清军主导型红夷炮多而杂,炮形极大,炮口极小,发射的炮弹较轻,杀伤力有限的特点具有普遍性。英军或英法联军铁炮分类较统一,膛壁较薄、重量较轻、遵循模数理论较好。今对该时期的火器史料以及遗留的火炮实物进行分析,发现中西火炮模数设计确实存在着一些差距,清军模数理论应是一种传统经验的延续。制约中西火炮模数设计的差距原因,可从一些技术和社会因素中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