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代诗人多以饮酒著名,"酒"在唐诗中颇具份量,折射出唐代诗人与酒的情结。唐代诗人好酒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饮酒养生;二是通过宴会、诗酒文会广泛交友;三是饮酒以激发诗兴;四是借酒浇愁。通过对其"咏酒诗"的分析,以求时唐代政治、文化、社会风气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394例脑卒中患发病与饮酒的关系进行分析,其中有饮酒史147例(37.30%)。结果显示饮酒后急性发病的脑卒中多为出血性卒中,长期饮酒发生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两无差异(P〉0.05),有大量饮酒史较多发生缺血性卒中。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4,(15):19-19
<正>医学上已经证明,适量饮酒可以对人体产生真正的健康功效,比如降低胆固醇、强化智能、激发灵感等。如果你是一名达到法定喝酒年龄的成年人,每天晚上喜欢享受一杯葡萄酒,那你应该最能体会到适量饮酒的神奇效果。不过,如果你喜欢酗酒,那  相似文献   
4.
酒,是一种世界性的饮品,除了一些因宗教信仰而禁酒的地区以外,世界各地无分东西南北、欧亚美非,无不有人饮酒。如今的中国人大多不信宗教,政府除了禁止"酒驾"之外,并无其他禁酒的条例,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酒文化"的幌子下,中华大地一片"泽国"。以致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亚洲及西太平洋地区"酒精危害的重灾区"。不过这一说法,并未引起国人的重视,甚至可能觉得不屑一顾,因为饮酒是一种“文化”,没有文化的什么组织何能置喙?  相似文献   
5.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2):136-136
仅仅看到、嗅到或者尝到一点酒精饮品,就会使一个正在戒酒的人产生强烈的饮酒欲望。这种对酒精暗示的反应是导致戒酒失败的首要原因。最近,科学家利用动物行为模型研究发现,经历酒精暗示时的周边环境对戒酒者抵御这种暗示的能力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食肉、饮酒、吸烟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的宗教饮食禁忌,阐明了各民族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导致民族习俗和生活习惯不同的原因。提出了对待宗教禁忌应坚持的原则,提醒人们要尊重信仰,尊重民族习俗,搞好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7.
咏李白     
  相似文献   
8.
张得莲 《甘肃科技》2015,31(3):147-148,90
通过对2例饮酒前使用头孢菌素所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病例的临床表现、抢救治疗护理分析,提高医护人员对双硫仑样反应的高度认识和重视以及疾病的转归和预防护理,警惕引发心脏病。紧急抗过敏治疗,同时询问患者既往用药史及饮酒习惯,合理选用药物,给于必要的辅助检查,参考检查结果 ,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护理。2例患者经及时救护治疗后,双硫仑样反应症状明显缓解,引发的心肌梗死加重表现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双硫仑样反应属药源性急症,又称戒酒硫样或双硫醒样反应,在临床上并非罕见,若对本症认识不透彻,可导致误诊误治,贻误患者病情。因而临床应强化健康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示应用头孢菌素、硝基咪唑及呋喃唑酮等抗菌药物后均不可饮酒,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政策方针对于人民健康的重视,各行各业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科学研究,加快企业转型。白酒作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饮品,其健康属性也受到广泛的关注。科研工作者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白酒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健康因子,且文明饮酒有利于人体健康,能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白酒相关科研工作者和白酒企业应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白酒健康相关课题的研究,正确引导消费者认识白酒的健康属性。应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科学研究为动力,做好白酒产品,讲好白酒故事。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营养学家忽思慧在元代宫廷担任饮膳太医期间,写有《饮膳正要》一书,提出了许多有关人体健康的重要观点.其中《饮酒避忌》一章专门谈了饮酒的利弊,尤其是着重谈了醉后的害处和避忌.长期大量饮酒乃至酗酒,不仅没有任何益处,反而走向反面。伤肝、伤气、伤神、损目、损齿。损坏身体,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往往因酒后精神错乱,失言、失态,行为越轨,败坏道德,丧失礼仪,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