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运用托达罗基本分析模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农村人力资源转移问题,分析农村人力资源状况、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就业形势等因素以及教育水平、文化差异、心里舒适度等个人心理成本因素的影响.在托达罗分析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辽宁沿海经济带整体开发背景,提出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增强城市吸纳能力和扩大在农业(农村)内部就业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转移方向,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于我国当前城乡子弟放弃高考比例不同这一问题,可以借用托达罗模型中的就业概率的概念来予以解释。就业的地域歧视和社会资本的欠缺导致农村子弟对大学毕业后找到工作的概率预期值较之城市子弟低,农村子弟的贴现率较高,以及农村子弟对就业后工资收入的预期值较之城市子弟低是导致农村子弟大学教育预期收益现值较低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因,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放弃高考的倾向较城市学生更强。  相似文献   
3.
杨燕杰 《科技信息》2012,(2):106-106,108
农民工流动问题关系到城市化进程,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所以农民工问题一直是学者们热切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建立农民工流动区域的选择模型,针对目前农民工流动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如何才能促进农民工找到更合适的归宿:降低农民工流动的转移成本、缩小城市和农村平均收入的差距。期望能揭示出农民工流动中隐藏的理性信息,为帮助解决农民工流动问题提供一些可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所谓“美国猴子案件”,是指发生在1925年7月美国田纳西州代顿镇的斯科普斯进化论审判案,这是一起轰动整个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性事件,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审判案”。然而,在当时以及后来的至少65年间,这起审判案却被偏见极大地歪曲和误导了。本文根据有关的庭审文件,主要当事人的著述以及一些专家的最新研究等。对这起审判案的起因,经过,主题及影响等进行了初步简要的澄清。  相似文献   
5.
刘易斯在二元经济理论中首次论及两部门工资关系,将其模型化,并根据托达罗的劳动力流动行为模型,推导出他的两部门工资关系模型.由于模型中设定的变量不同,两个最低工资方程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托达罗模型的最低工资和城乡收入差距均高于刘易斯模型.  相似文献   
6.
《时时刻刻》中,坎宁安采用了后现代互文性的文本策略,对20世纪经典小说《达罗卫夫人》从人物到情节、从主题到象征,进行了全面的戏仿.而用原型理论对《时时刻刻》中的意象进行解读,且通过对意象内涵意义进行解析,可以揭示出《时时刻刻》中不同时代女性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展现出现代妇女的自我追求和探索,进而向读者展示出一幅现代女权主义发展的历史画卷,同时激起人们对现代女权主义发展的反思,并引起人们对女权主义终极目标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托达罗模型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人口流动及城市失业率增长的矛盾做出解释和修正,并提出解决城市失业和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代表作家之一.本文以《达罗卫夫人》为例,从伍尔夫的“主观真实论”出发,对作品进行由浅入深的读解首先梳理作品中人物的意识流程,从人物意识流程透视人物痛苦、绝望的生活态度;其次分析作品中人物对生活绝望的深层原因,揭示二十世纪初西方人的异化感和末日感;第三阐述作家如何利用意识流技巧展示人物灵魂的挣扎和心灵的呐喊.同时,本文也阐明了意识流小说并不仅仅只有技巧,它还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9.
运用托达罗(Todaro)模型分析了农村人口流动的内在机制,探讨了影响中国目前人口流动的现实原因。从而解释了当前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并依据相似逻辑认为沿海地区将来可能出现“资本荒”现象,并提出解决此类要素“荒”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