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贾樟柯影像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樟柯生于1970年,山西汾阳人,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理论专业。他是中国新生代电影导演群体的中坚,“故乡三部曲”之《小武》《站台》和《任逍遥》成为新生代电影的重要代表。同时他身体力行,参与并引导了中国新兴的青年DV电影创作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贾樟柯现象”其实就是对中国新生代电影研究关键词的一种梳理,如边缘化、平民视角、现实主义、都市化、新DV运动和美学转型等等。本期的四篇论文中,美国明尼苏达大学JasonMcGrath教授的论文《我对贾樟柯电影的一些看法》从比较电影研究的视角,强调贾樟柯早期影片创作在新纪实运动的影响下逐渐显露出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这种“如其所是”的现实影像不同于政治现实主义和第五代的寓言式电影,从而表现出国际艺术片普遍具有的世界性美学特征。林少雄教授《贾樟柯影像的文化意蕴》从身份认同观念、视像书写意识、时间感悟体验与空间建构意识等方面,探讨中国新生代导演全新的“影像本体”美学的建构过程。刘志荣博士《漫谈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从切实的感性实感出发,指出贾樟柯电影是从日常生活中升腾起来的“无邪”之诗,这源于导演本人对于生活世界保持的开放态度以及对文化之根的溯求。王卓慈副教授《修复失忆的影像表达》则以贾樟  相似文献   
2.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是他第一部真正在院线放映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故事片。贾樟柯力图在艺术上求新求变,让影片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显得与众不同。同时,贾樟柯运用了大量的符号和隐喻来保持自己的一贯风格。在对技术和技巧的追求中,贾樟柯对中国普通民众的命运的关注一如既往,体现他对中国的深情和热爱,也体现他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风骨。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韩国介绍了中国电影界的新星贾樟柯及其作品《小武》.当时笔者并不适应贾樟柯的新锐创作手法,观看时感觉冗长难耐.  相似文献   
4.
从电影独立工作者到国家电影局承认的导演,贾樟柯终于走出"地下"获得了合法的文化身份.这当然可以用"中国电影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豪言一语概括,但当把这段从地下到地上身份转换的经历置于文化研究的视阈下加以放大、解读时,可以看到以贾樟柯等为代表的中国新生代电影人处于先锋与大众、西方与本土、艺术与市场之间的尴尬境遇,以及当前中国电影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电影与空间的互动催生了电影地理学。在电影地理学的观照下,发现除了“故乡”汾阳和个别都市,山城重庆在贾樟柯的多部电影或广告片中反复出现。经由贾樟柯的创作,现实重庆与电影重庆双向互动,并呈现出别样的地域审美与电影诗学。重庆的空间单位、空间重合体、省略或组合的总体空间分别通过深化、扩展、增强贾樟柯电影的空间叙事,从而使重庆依山傍水立体的空间得以影像呈现。重庆独特的定调音、信号音、标志音构筑了贾樟柯电影的听觉叙事,使得重庆的音景得以艺术再现。重庆对国家工程、社会暴力、务工潮的时代见证激发贾樟柯电影的再叙事,从而完成其现实观照的诗性表达。  相似文献   
6.
推拿     
导演:娄烨编剧:马英力主演:郭晓冬/秦昊/张磊/梅婷/黄轩/更多……类型:剧情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法国剧情简介这是一个发生在盲人按摩中心男女技师们之间的爱情故事。这里有一个风流外向、能吟诗跳舞的盲人老板沙复明,也有经常被顾客赞叹其美貌的"会所之花"都红,还有整天沉浸于自己精神世界里的"小正太"小马,以及热恋中的刚从外地投奔沙老板而来的王大夫与小孔,还有公认的  相似文献   
7.
贾樟柯电影《世界》中的“贾樟柯世界”表现的是后现代景观与前现代文化的纠葛和杂糅,突破了我们习惯的欣赏模式,其在小人物的灰色悲欢的选择与冲突上,体现了艺术和商业之间的艰难抉择。  相似文献   
8.
后会无期     
艳琳 《科学大观园》2014,(17):52-53
<正>导演:韩寒编剧:韩寒主演:冯绍峰/陈柏霖/钟汉良/王珞丹/袁泉/陈乔恩/贾樟柯/白客/孔连顺/高华阳类型:剧情/喜剧/爱情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上映日期:2014-07-24(中国大陆)又名:The Continent剧情简介故事开始于虚构的中国最东边的小岛"东极岛",智力低下的青年胡生讲述了关于他的两个哥们儿——马浩汉和江河的故事。浩汉在外闯荡多年后回到故乡,却发现全岛面临着拆迁问题,而他最好的朋友,岛上唯一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的贾樟柯,在其电影中巧妙地运用了流行音乐,作为个人电影的标志、个人对生活体验的追忆和表达.贾樟柯电影的流行音乐主要是只利用现成的歌曲,而不是原创的,也不是纯乐曲.他一般情况采用镜头内部发声即有声源音乐而极少用声画分离即无声源音乐的配乐形式.有意设置流行音乐参与影片叙事和揭示主题思想,并强调其听觉效果、营造情绪氛围、反映生活的时代特征和突现画面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电影《小武》是贾樟柯的处女作,他以冷峻、客观、真实的电影镜头刻画出中国“当下”的人情风物。影片对小武的友情、爱情、亲情分别进行了描述,反映了底层社会小人物的怨恨心理,折射出第六代导演对传统电影的宏大叙事结构、超现实人物、历史语言式叙事的颠覆精神。在这部后现代味十足的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贾樟柯那反叛传统电影的眼神,听到了边缘小人物内心的怨恨诉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