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戏曲艺术是在融民族歌舞为一体的基础上,通过夸张变形的美化形式表现生活真实的高层次的艺术真实,因此就产生了与自然形态的生活保持一定距离的艺术假定性。这一假定性主要表现在戏曲舞台时空的自由处理和舞台表演的虚拟形式上。假定性以戏曲发展过程中演员和观众之间形成的一系列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和程式化表现手段为依据,以注入演员思想感情的夸张表演为基本形式,在观众的二度创作中得以实现,是中国戏曲综合艺术的本质特征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
这两个剧目中表演的主题内容和时代审视,剧目中表演的虚拟性、声腔特征、音乐风格以及时代意义和现代审视。剧目中演员的行当,服装化妆的艺术体现。  相似文献   
3.
许光鹏 《科技信息》2010,(30):98-99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生产力的新形态信息生产力的特征和它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功能,进一步分析了信息生产力对社会经济领域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发展信息生产力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虚拟性货币是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货币,经济学的研究不能再以实体性货币的特性要求或匡正虚拟性货币的运行。虚拟性货币的发行量只能取决于流通的商品世界的价格总额,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还必须从理论上理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到底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还是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抑或是既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又有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这是考虑虚拟性货币的发行过大还是不过大,必须自觉准确认识清楚的重要理论问题。现代的电子化货币属于现代虚拟性货币的新的表现形式。电子计算机的微型化和网络化为现代的电子化货币的产生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人类进入了高消费时代为现代的电子化货币的使用创造了广阔的市场条件。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的当代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解读地理信息有着极为深刻、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地理信息一如其他信息既非物质,也非精神,而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它作为能指者不同于所指者,其意义拥有主观性、虚拟性、建构性、能动性、多元性、不确定性、协同性、实用性等特征,与人之生存实践和历史进程紧密相关。故其作为人之思想和语言的构造物不同于客体算于和主体活动,而是代表认知的组成规律、经验的抽象形式,显现出人类能动地创造概念、建构理论和发现“新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发展,动作捕捉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动画中来,随着大量的运动数据库的建立,运动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在这里我们通过对戏曲艺术动作的捕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数据的反复比对,并从中得到一些关于动作捕捉(包括手部捕捉)和戏曲人物动作表演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广告中的虚拟性承诺由于其“虚”,不大易于为一般受众和消费者接受,往往错以为虚假。广告理论界对虚拟性承诺的理解与界定也不一致。本文从广告真实性的讨论切入,详细地分析了虚拟性承诺的特征、类型、要求以及对广告创意的积极意义等问题,较科学地界定了虚拟性承诺的概念,提出了虚拟性承诺较实义性承诺更接近商品本质,更具备广告真实性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信息的常见特性,首次提出了信息的潜在性和虚拟性.  相似文献   
9.
网络主体的呈现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主体的传统的存在方式,主体在网络中以新的方式呈现自己,即:由以前在现实中的"显"性的"前台"的存在变成了"隐性"的"前台与后台交织"的存在.而这一过程正是通过客体主体化的路向,不断地自我重塑实现的.网络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空间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对象化,正是在这种对象化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地确证自我,不断地确认自身.  相似文献   
10.
网络生活中的虚拟认同问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虚拟认同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承认和接纳虚拟现象,并将其融入自身生活体系的过程,对“虚拟”的认同程度,是影响网络生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虚拟是一种存在,虚拟是一种有中介的真实,虚拟是真实的表现形式之一,虚拟反映着真实的角色关系,由此所构成的虚拟真实观是虚拟认同的观念前提,在此基础上,虚拟认同还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行为调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