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深化高师教育学教学的重要途径在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应从两个方面加强理论思维:一是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宗旨入手,强调理论思维对于实践的批判反思和能动把握;二是从分析理论“经验化”的误区出发,强调理论思维对于克服“经验化”倾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数学基础的研究,形成了逻辑主义、形式主义和直觉主义三大学派,其运用理性主义构造数学,认为数学是一个欧几里得系统。拉卡托斯通过对三大学派所做工作分析之后,认为数学是一个拟经验系统,数学的真理性是被“说明”,而不是被“证明”的,它的发展模式是:问题——猜测——反驳,数学理论具有可证伪性。由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是现代数学哲学研究的历史走向,这种走向表明数学在不断追求完美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1"没有经验的科学"是可以想象的 在发表于1958年的论文<对经验进行实在论解释的尝试>中,费耶阿本德通过对逻辑经验主义理论依赖观察的彻底批判,提出他作为理论核心的"没有经验的科学"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英美科学哲学中的以南茜·卡特赖特为代表的史坦福学派新经验主义提出批评、剖析和讨论,认为南茜否定基本物理定律的普遍性的观点以及她的"斑杂破碎的世界"是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种d颠覆性的论证。清华大学吴彤教授根据新经验主义提出的《破碎的系统观》是我国系统哲学的一种新见解,也是很有启发性和颠覆性的,无论你赞成还是反对,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讨论。本文认为系统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正面解决了"南茜的质疑"。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具体地研究不同类型的系统。当今的主攻方向是要研究复杂系统的普遍规律及其突现行为,并用于解决我国开放改革遇到的各种全局性和局域性问题。世界是有系统的和有规律性的而不是斑杂破碎和无规的。  相似文献   
5.
后期逻辑经验主义在实用主义等哲学的影响下,构造了自由化的经验论。一方面,后期逻辑经验主义反思了传统经验论的三大教条,弱化乃至部分消解了观察与理论、分析与综合以及事实与价值的界限;另一方面,后期逻辑经验主义根据更为自由的命题意义标准,凸显科学概念框架的历史性,强调科学哲学与科学实践的紧密关联。经验论的自由化,不仅开启了科学文化哲学的研究进路,而且也为当代科学哲学克服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提供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6.
不同法律文化对英法两国宪政体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传统是研究和认识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和法国的文化传统意识的差异,体现了岛国和大陆国家的区别。英国人传统上奉行经验主义原则,而法国人推崇哲理主义,这是两国文化传统的分水岭。在人类的实践中,经验与哲理共同指导着人类行为,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是错误的。英、法两国的宪政体制中,渗透着文化的不同走向。英国作为资本主义宪政的开先河者,却没有自己的成文宪法。法国宪政体制中存在着追求理想模式,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两国宪政体制的不足,是文化传统的不平衡造成的。美国宪政体制实现了文化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逻辑经验主义向当代的自然主义与实践哲学的转变,背后实现的是对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预设的超越。就范导这一超越所遵循的路线和依据而言,图尔明的超前于科学哲学主流的工作占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科学哲学,经过逻辑经验主义到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再到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率,进入了一个“后经验主义”的时代。后经验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弱化科学哲学,轻视经验与事实,强调思维的发散性、创新与多元性。本文在分析后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本质之后,认为后经验主义之后的科学哲学仍将在存在,并且其趋势是唯物主义化的。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理论联系新的实际有可能重蹈主观主义:教奈主义、功利主义、经验主义、实用主义之嫌。“弄通”马克思主义,深入实践,掌握实际是克服主观主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理论对于经验的主导作用与整体主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时间顺序,在认识活动中理论对经验有三种作用,即理论对经验的先行激发作用、理论对经验的共时建构作用以及理论对经验的事后解释作用。除此之外,理论还可通过理想实验来构造“虚拟经验”。在认识的任何一个环节中,只要有经验出现的地方,理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验主义应该为整体主义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