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133篇
教育与普及   2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427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剥岩高峰”对矿山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了设备配置更新策略与露天开采外委剥离的优化问题.基于铲运设备的运营成本与生产能力随设备役龄变化的关系,建立了决策单台设备退役时间的动态经济寿命计算模型,并根据此模型给出了具体的设备配置算法步骤.设置一系列不同的矿山自剥离量与外委剥离量的分界水平,计算各分界水平条件下的外委单价可行区间,然后在区间内确定外委商谈价格并分析得出与之对应的总成本净现值最低的外委方案.实例计算证明,采用该方法减少设备投资的成本要高于外委岩石剥离成本.  相似文献   
2.
根据多年的实际工柞经验,论述了靖西新圩铝土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相同岩性的现场库区内,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随取样位置(深度)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变化水平,即使在稳定岩层区不同深度岩性参数也有一定的差异.为了在储油岩库设计方案的数值模拟试验中充分体现这些实际特点,根据大量的岩石室内试验结果,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以岩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共5个参数作为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储油洞库围岩塑性区面积(包括拉破坏区面积)和洞周最大位移值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研究了地下储油岩库围岩力学参数的确定方法,给出了参数的最优组合,为解决同类问题建立了计算方法和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4.
花岗岩是一种含硅酸量较多的酸性深层岩。目前国内的石材加工由于磨削工艺不尽合理,磨削质量不符要求,因而需依靠进口磨具。本实验通过不同磨料对不同花岗岩进行单颗粒磨削,探索其规律,为合理选择和使用磨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遵宪的诗歌在很多情况下还被一些成见蒙蔽着。在旧诗和新诗存在着很大的不可通约的前提下,黄遵宪不可能在旧诗的范围内为新诗的转化作出重要的贡献,因为没有出现一个“直接过渡”的问题。进化的意识代替了诗思,黄遵宪的声誉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是一个处于文化破碎情形之下的少见的表达者。  相似文献   
6.
采用能较好反映混凝土等脆性材料破坏特征的五参数Wilianm-Warnke强度准则破坏模型,利用有限单元法单元“处死”的功能模拟回采过程和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缓倾斜厚煤层悬移支架放顶煤顶板活动及矿压显现规律,为缓倾斜厚煤层悬移支架放顶煤制定较为合理的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济源凹陷为一中、新生代复合型断陷.下第三系原油为轻质、低硫原油,与下伏中生界(Tt-J2)湖沼相生油岩抽提物具有同源性,而与下第三系泥岩抽提物回然相异。后邓断裂是烃类垂直运移的良好通道,中生界生成的烃类沿断裂经过了约3000-4000m的垂直运移而聚集成芷。长距离的垂直运移造成了原油中r-蜡烷的富集,作为运移通道的断裂发育时间、规模等控制了浅层油芷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采用反映煤体结构破坏程度的若干宏观与测试参数,研究了石嘴山一矿井田主采三层煤的煤体结构变化特征。揭示出三层煤体结构垂向变化的分层性主要受石嘴山向斜中和面所控制;煤体结构横向分区性主要受北西向缓波状褶皱所控制。研究还表明,三层煤煤岩组分的构成也对煤体结构类型的发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壳体结构的力学原理设计地下新型网壳喷层结构,大幅度提高喷层的抗弯能力,同时使喷层整体具有一定的可缩性,能承受强大变形地压及采动荷载,达到用较少材料又提高喷层支撑能力与让压的目标,较好解决了加强支撑、喷层合理配筋、简化施工作业、降低材料消耗等问题,在萍乡软岩巷道中进行了工业性试验。  相似文献   
10.
重庆气矿通过井站分级分类管理体系的实施,逐步实现了井站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实现了人—站管理的有效结合,为气矿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