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对几位中外物理学家各具特色的教育风范的介绍,一定会给高等师范教育工作者在当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一个极其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199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23名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功勋奖章,王淦昌是这23位功勋科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春江 《自然杂志》2010,32(3):143-148
太阳能PV系统从国防军用到民用、从离网系统到并网系统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效率不断提高,技术日益完善,发电成本逐年下降。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大规模利用PV技术进行太阳能发电已经蓬勃兴起,而大量分散型PV电源的入网又需要发展微网系统、智能电网系统和全球PV供电系统。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道路>汇集了63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撰写的文章,逼真地展现了科学家的精神风貌与走过的艰辛历程.630多篇各具特色的自述,从不同的侧面客观地、真实地展现中国科学界的风范,为中国思想史和科技发展史研究留下了珍贵的史料.笔者感触一二,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6.
陈崇斌 《自然杂志》2007,29(6):358-362
文章简单介绍了王淦昌教授最后20年的科研活动,总结了他在核电建设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两个方面的学术思想及其所作的贡献。从王淦昌晚年的科学活动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终生不倦的创新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相似文献   
7.
学会新闻     
全国学会“个人会员登记号系统”进入应用阶段;物理学会纪念王淦昌百年诞辰;微波与毫米波技术迎来多项挑战;不正常医患关系影响医学的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相应技术标准应该统一;36.7万亿m^3煤层气应加速开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科学》2007,59(5):F0002-F0002
王淦昌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核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王淦昌先生也是《科学》杂志的名誉编委,为纪念王淦昌先生百年诞辰,本刊特选登部分照片,以此缅怀这位杰出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9.
王淦昌(1907-1998年)是一位实验与理论兼长的难得的物理学家,在科学和教育上贡献卓绝,这与一代宗师叶企孙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关系.1930年至1931年,叶企孙(1898-1977年)与王淦昌同在德国学习完全相同的近代理论物理课程达一年,这一未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对了解王淦昌的成才很有价值.作者提供了有关的史料及有关见解.  相似文献   
10.
<正>从宇宙和地球的历史来看,人类的历史只是一瞬间,在这短暂又不平凡的时光中,人类进出海洋、天空和太空,逐渐深入理解生命、宇宙和地球。如今"诺贝尔奖"已经走过116年了,我们有幸目睹了量子力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惊天动地的发展,诺贝尔奖所奖励的原始性创新科技,也对人类整个文明、社会进步都起了重大作用。而在诺贝尔科学奖这百余年的历史中,一直有着中国人的梦想和渴望。尽管已经有多位流淌着华夏民族血液的杰出人士获得了这个荣誉,可他们都有一个限定词——"华人"。在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几百名获奖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