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采用萃取、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同步对柄果海桐(Pittosporum podocarpum Gagnep)枝叶粗提物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得9个单体,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结构,分别是kielcorin(1),2,3-二甲氧基(口山)酮(2,3-dimethoxyxanthone,2),槲皮素-3,7-二甲氧基(quercitrin-3,7 -dimethoxy,3),木犀草素(luteolin,4),羽扇豆醇(lupeol,5),蜡酸(cerotic acid,6),二十八酸(1-octacosanic acid,7),β-谷甾醇(β-sitosterol,8),胡萝卜甙(daucosterol,9).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试验发现其石油醚、氯仿及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细胞毒活性,其IC50分别为6.5,3.5,5.0 μg/mL.  相似文献   
2.
樟树、海桐叶片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未经二氧化硫处理的海桐叶片表面凹凸程度较樟树严重、蜡质层也相对较厚,气孔呈团椭园状、下陷,而樟树的气孔呈长梭形,略为下陷,在二氧化硫处理后,叶片上的蜡质层呈流动状。出现许多沟槽。气孔大部分完全关闭或部分关闭。  相似文献   
3.
宋代以山矾染色之史实和工艺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染色史上,山矾作为染色原材料被广为利用,只出现在宋代这一时期,该文阐述了山矾名称的由来以及宋代山矾用量较大的原因,并指出宋代流行的黝色实为紫黑色,山矾在染色中的主要作用是充当媒染剂,探讨了山矾作为媒染剂参与的染黄和染黝工艺。对历史上山矾几个容易引起混乱的别名也作了一些澄清。  相似文献   
4.
GC-MS分析秀丽海桐叶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秀丽海桐(Pittosporum pulchrum Gagnep.)叶中的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从秀丽海桐叶挥发油中分离出51个组分,确认出其中的37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29.27%)、β-蒎烯(17.84%)、坎烯(3.90%)和桃金娘烯醇(3.60%)。确认的37种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鉴定出来。  相似文献   
5.
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采用萃取、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对柄果海桐(Pittosporum podocarpum Gagnep)枝叶粗提物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出7个单体的结构,分别是咖啡酸乙酯(ethyl caffeate,1),东莨菪素(scopoletin,2),熊果醇(uvaol,3),3,4,5-trimethoxyphenol-1-O-β-D-glucopyranoside(4),3,4,5-trimethoxyphenol-1-O-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5),丁香脂素-4,4’-双-O-β-D-葡萄糖苷(syringaresinol-4,4’-di-O-β-D-glucoside,6),蔗糖(sucrose,7).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试验表明化合物1、2、3具有细胞毒活性,对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4.0、12.5、13.5μg/mL.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鉴定瑶药少花海桐(Pittosporum pauciflorum)茎皮中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及其挥发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少花海桐茎皮中的挥发油,运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从总离子流图中计算各组分的峰面积相对百分比。【结果】少花海桐茎皮中挥发油含量约为0.09%;从茎皮中共分离并鉴定出29个化合物,主要为月桂醇酯(41.82%)、月桂醛(12.8%)、肉豆蔻醛(14.64%)、豆蔻醇(13.5%)、乙酸十四酯(4.54%)、十一烷(4.21%)等酯类、醛类、醇类、烷烃类及烯烃类化合物;已鉴定成分峰面积达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7.5%。【结论】本研究可为瑶药少花海桐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及其挥发油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低夜温后光照对榕树与海桐叶片光合电子传递和吸收光能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夜温胁迫及随后的光照导致榕树叶片质子醌(PQ)还原程度增加,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受阻,引起光化学速率的降低,虽然榕树叶片能通过增强热耗散消耗部分过量光能,但其光化学能力的下降导致了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过剩激发能的增加;而低夜温后光照并未导致海桐叶片PQ还原程度增加与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受阻,叶片吸收光能主要分配于光化学反应和热耗散,未引起PSⅡ反应中心的过剩激发能增加.  相似文献   
8.
利用ISSR技术对海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对影响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诸如退火温度、Mg2 浓度、4×dNTP浓度、牛血清白蛋白浓度、模板DNA用量、引物用量以及Taq DNA聚合酶用量等指标进行优化,建立了可用于海桐ISSR分析最适宜的反应体系:10μL PCR反应体积中,1×Taq酶配套缓冲液(10mmol/L Tris.HCl,pH值9.0,50 mmol/L KCl,0.1%Triton X-100),2.5 mmol/L MgCl2,0.2 mmol/L 4×dNTP,2.0 mg/mL牛血清白蛋白,10 ng模板DNA,6 pmol引物,0.3 U Taq DNA聚合酶.引物UBC807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0.7℃.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产自中国东部海桐花科Pittosporaceae海桐花属Pittosporum Banks ex Gaertn.一新种——昴山海桐Pittosporum maoshanense Z.H.Chen,G.Y.Li et X.F.Jin,并附有墨线图.新种与崖花海桐P.illicioides Makino相近,不同在于...  相似文献   
10.
峨眉海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从药用植物峨眉海桐(Pittosporum omeiense)根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及已知物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11-羟基杉醇(11-hydroxyl sugiol,1),羽扇豆酸(lupat-ic acid,2),软脂酸(palmitic acid,3),软脂酸单甘油酯(palmitic monoglycerol ester,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胡萝卜甙(daucosterol,6),豆甾醇(stigmasterol,7)和4-甲氧基糠醛(4-methoxy furancarboxaldehyde,8)。其中,化合物1和8在其他天然产物中均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