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3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闽西籍南社诗人丘复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作了全面系统的评述。丘复又是民国前后闽粤两省知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他著作等身,亦略作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2.
民国新儒家认为政治现代化要通过合作化走和平建设之路,要先利用合作化帮助劳动阶级实现经济自助,培育和锻炼下层民众,再以合作化逐步改造资产阶级,调和阶级关系,最后以合作实现他们的理想政治王国。这是一个完整的政治构想,表达了儒家精神传统的济世情怀与对中国政治的国情思考,是西方合作文化在东方地域移植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水利与社会研究,近年来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通过对这方面研究史的梳理,体现了新疆地区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根据最近几年所收集的档案与口述史料,进行整理后,并根据争水对象的不同,将民国乌鲁木齐地区争水纠纷划分为五种类型.每种类型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说明了政府对水利纠纷的处理方式,以此体现出国家权力针对不同类型的争水纠纷参与度的差别,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治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学术奖励是现代学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41年至1947年,民国教育部曾颁布六届国家学术奖励。其中,数学学科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另外还有一项鼓励性质的"奖助"。这些获奖项目基本涵盖了当时数学学科的一流研究成果,但还有些非常重要的成果未获奖励,甚为遗憾。本文分析了民国国家学术奖励的特点:1)战乱时期的科学壮举;2)高水平的奖励遴选;3)重视应用;4)重视计算等中国传统数学方法与领域。进一步剖析了民国学术奖励局限性的原因:(1)当时整体中国数学学术水平的限制;(2)对国际主流数学研究方向认识的局限;(3)战争局势限制;(4)奖励制度本身的限制;(5)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民国《萍乡县志》是由萍乡著名乡贤黄道腴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领衔编纂的萍乡地方志。这部县志是萍乡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记载民国萍乡史实的萍乡地方志,篇目分四大类,历时两年方成初稿。该志的修纂者黄道腴是一位史学功底深厚的学者、教育家。该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因故失佚,现只存手稿残卷,但从中仍可看出其资料详实、内容丰富、准备充足、时代特征鲜明等特点,是研究萍乡不可多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中等师范学校实施免费教育,学生不仅无需缴纳学费,还可享受政府提供的膳费、学杂费、奖助学金等补贴。但是由于经济落后和受战乱影响,这些政策无法得到贯彻实施,严重影响了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在就业问题上,由于受到毕业服务条例的限制,中等师范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小学教育。但是由于工资低、职位少等原因,他们并不能够全部获得教育职位,因而中等师范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困难问题。对民国时期中等师范学生待遇和出路问题进行探究,对当今的师范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无锡受大环境影响,其文化内涵和特征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其原因不仅在于白话文的推进,文化界内部出现了某种新质,更多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外部因素的推动而产生。本文对民国无锡的教育发展、报刊出版、文化思潮等多个方面的文化表现进行了梳理,认为其文化特征主要是在海派文化影响下的开放兼容、进取务实和现世享乐等。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关中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农田水利纠纷已成为当时的社会问题之一。通过对民国《陕西水利月刊》中记载的18起水案分析,认为民国前期该地区的水利纠纷频繁发生,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其原因与当时自然降水量不均、农田水利的分布及灌溉条件、新旧用水制度交替、民众的生存压力、不科学的灌溉意识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2016年3月5日至7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18)"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阶段成果发布暨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国内多所高校专家教授等60多人。大家围绕包括民国词在内的"民国旧体文学与文化"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专家先后对以首席专家曹辛华教授所主编的《民国诗词学文献珍本整理与研究》丛书、《清末民国旧体诗词结社文献续编》丛书(为其重大项目的相关成果)进行了评价。并对《民国旧体文学研究》创刊问题、"民国旧体文学与文化"数据库建设问题进行了座谈。会议进行过程中,还举行了对河南文艺出版社、采薇阁书店等捐赠民国文献图书的授奖仪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34年归绥县村级户口数据资料,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分析民国时期归绥县聚落分布及其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聚落规模等级以中小村为主,规模较大的聚落分布少;不同规模等级的聚落呈“东北-西南”空间分布方向,规模大的聚落空间分布方向性强,向心力显著;聚落整体上集群分布模式显著,规模较小的聚落呈集群分布模式且聚集程度高;研究区聚落呈现“南密北疏”的多核破碎化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差异性显著,聚落冷热点区域空间分异明显,呈团状结构。研究区聚落主要分布于海拔小于1 200 m、坡度小于4°的区域,规模较大的聚落低海拔、低坡度、邻河流、邻交通的指向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