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0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发生的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屡见不鲜。在事故救援中,有些又因施救人员的盲目和无知,造成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伤亡人数剧增。硫化氢毒性有多大?它是怎样危害人体健康?一旦发生事故,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防护和救治?本刊特邀湖南省餐饮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督所副所长蒋小平从专业的角度,为您全面揭秘硫化氢这种“致命的毒气”。  相似文献   
2.
“三阶段法”应对灾害毒理学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灾害毒理学事件 灾害毒理学事件是指源于地球内部物理化学演化、外部自然和人为因素,在一定场所和时间段内,外源物或有毒副作用物质通过累积或突发的超过其临界闻值对生物体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并超过承灾体承灾能力造成较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4.
发生毒气泄漏事故后,假如现场人员无法控制泄漏,则应迅速报警并选择安全逃生。发生毒气泄漏事故时,现场人员不可恐慌,按照平时应急预案的演习步骤,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撤离。当现场人员确认无法控制泄漏时,必须当机立断,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快速撤离现场。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和局势的复杂化,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画面上看到一些人身穿防护服在进行各种检查。在普通大众眼中。他们是非常神秘的。这些人就是专门对付化学武器、生化毒剂和放射性污染的防化部队。为了使公众了解防化部队的真实情况,本刊记者对一支意大利防化部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弗里兹·哈伯(1868-1934),因合成氨而闻名于世,获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本文介绍了哈伯的生平、成就,尤其对哈伯在物理化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弗里兹·哈伯(1868~1934),因合成氨而闻名于世,获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本文介绍了哈伯的生平、成就,尤其对哈伯在物理化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假定铜、铬、银浸渍炭对氯化氰的脱除过程为-吸附反应器过程,同时经历物理吸附与一级催化自失活反应的两个独立过程,建立了浸渍炭催化剂床层脱除气流中氯化氰的数学模型及其在线性吸附等温线条件下的解析解,结果与不同浸渍炭床层上的实验数据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9.
薛胜 《科技潮》2004,(11):52-53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从古至今,人们对偷粮食、咬衣物的老鼠没有什么好感。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鼠类在众多科学实验中充当了不可替代角色,比如在军队中,它就可凭“一技之长”而大显身手,担当起了“扫雷使者”,干上了不可轻视的另类“差事”。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某石油化工企业一名员工在操作作业过程中,不慎跌入密闭毒气池,身边的同事见状,不假思索地跳入池中想救他上来,结果都陷入深度中毒。另一个同事没有急着跳下去救人,而是头脑冷静地穿戴好防毒用具,并与周围的同事迅速交流好应急防范措施后,才跳入毒气池,最后把昏迷的两名同事都救了上来。后面救人的那位员工虽然动作"慢"了半拍,但他不但保障了自身安全,还顺利地救出了工友。由此联系到我们的工作,为了确保安全,也不妨"慢"半拍,动手之前先动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