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熹的教育思想与《近思录》"教学之道"的语录文字联结紧密,二者存在相当的一致性;《近思录》语录文字是朱熹辑录与发明,是有意张扬四子思想,并藉以表达自己教育思想之取向。程朱理学,注重人之禀赋的开掘,达成圣贤;强调早期教育,"以豫为先",养成"圣贤坯璞";对传统教学内容的继承与拓展,尤重洒扫应对;对教法阐释透彻,继承而推新。这些在当下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朱熹在构筑自己博大精深的自然哲学体系中多处借鉴了《黄帝内经》的“取象比类”方法,本文侧重从宇宙生成、万物化育、物质运动等方面就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3.
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来称誉朱熹。历代学人分别对其教育、伦理、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然而,朱熹自然哲学研究长期以来少有人涉及,即使在个别问题有所涉猎,系统研究尚为鲜见。本文简述了作者在这个领域近十年来研究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教育学的立场来说,朱熹“《诗》教”的核心目标在于“导性情之正”;实施的具体途径,则是根据诗歌的特点令受教育者在《诗经》的阅读和学习中感发志意,将正性情内化为自觉的言行规范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5.
儒家忠恕之道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忠恕是儒家道德学说中重要的理论命题。有《论语》之忠恕,有《中庸》之忠恕。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大大发展了忠恕学说。忠恕之道既有丰富的古代实践,在当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朱熹训诂学是宋学代表,其训诂特点明显区别于汉学,有人认为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学就是理学,而给以“空疏”、“义理”的特点。本文通过《论语》朱注和何注的比较,说明朱熹训诂学是把传统和时代相结合的训诂学。  相似文献   
7.
明代官方编撰颁布的《五经四书大全》,确立了朱熹学说的权威。明人郝敬从经学的角度质疑朱熹,提出了对朱熹学说的四个"大惑",即《毛诗》改《古序》、说《易》主卜筮、《纲目》续《春秋》、《大学》传格致。这是心学之外批评朱熹学说的又一种声音,体现出明代学者为发扬经学而不断探索新的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理学家,朱熹要建构自己的理学体系,离不开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思考。在经史关系上,朱熹反对两种思想倾向,一是重经而弃史,二是重史而废经。他把历史研究当作格物穷理的手段,主张先悟透经书义理,然后再阅读史书,研究历史。其论历史人物,特别强调义理在历史人物身上的体现,兼顾“资质”和“本领”,坚持道德判断与事实判断相结合,重义理,亦重功业。从天理的角度出发,朱熹把史书编纂的目标定为明正统、正纲常,强调用书法义例来达到昭鉴戒和明人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对于诗词和文章的态度,朱熹始终遵循"文道一贯"的审美核心,是对周敦颐"文以载道"的突破和发展,对于诗文的价值与作用始终归于"言以明道",其诗文评论从作者、作品主题、规范及诗文作品风格四个角度阐述,形成了朱子理学诗文评论的框架构建,他反对空洞主题,注重真实表达,其对诗文的理解和态度,突出了理学教化的根本目的,其诗文评论审...  相似文献   
10.
所谓欲望,包含生理性欲望[本能]和满足生理性欲望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欲望[加欲]及理性的所望[希望]等意义。朱熹认为先验具有的道德性和属于人之自然本能的生理性欲望是天理。然而,他指出存在满足生理性欲望的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欲望的加欲。在他看来,加欲必然朝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而成为私欲的根据。与之相反,王夫之认为加欲是一种自然现象。根据王夫之的观点,加欲不是私欲的根源,私欲也不是加欲的直接结果。朱熹想通过消除利己心恢复先验地存在的普遍之道德原理来解决与现实相关的诸多问题。他认为先验普遍的道德原理之存在不是被确认的事实,而是一个信念体系,因此对同意此观点的人可以具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而对不同意此观点的人,有可能成为空谈。王夫之把不断变化的气之运行与人类的生活紧密联系,认为生理性欲望的发现和满足生理性欲望的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的加欲和私人欲望的私欲等不应是被排除的对象,而应是被调整的对象。在他看来,所谓人生不是由先验不变的道德伦理构成,生物学的欲望与不停地重新形成的道德原理有机结合,实现公共义的人生。这种观点深刻考虑到不断变化的具体现实之重要性,对生活中必要的物质生产和经济活动等能够作出理论上的贡献。因此,这种欲望观可以说是指向由感性和理性的有机调和而形成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