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81篇
理论与方法论   9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老的“四种消费品理论”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状”与“现今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角度”提出的。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但是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尚无更多的改变。于老从生产力的角度试图将“四种消费品理论”引入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生产一消费”理论体系中,细化并且深化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消费环节  相似文献   
2.
身世相近命运迥异的人物———简·爱和林黛玉 ,她们从小父母双亡 ,都住在舅父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相似的身世造就了她们独立与叛逆的性格 ,但这一品格并未给她们带来相同的命运结局。  相似文献   
3.
芮闵 《奇闻怪事》2006,(9):46-46
在地理高考测试中,常常遇到一些要求根据季节更替判断某些动物迁徙方向类的题目。许多同学由于记忆不牢而丢分。其实,这主要是由于没有理解动物迁徙的深层次原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在2月14日这样一个充满温馨的节日里,也许我们不该把话题说得那么沉重。所以我们不谈那些让人不舒服的故事———比如在一个残酷的时代里,主人公目睹情侣被处死而无动于衷(《我们》,叶甫盖尼·扎米亚京,1920);比如在一个貌似文明的社会中,道德规范对主人公爱情的嘲弄和不容(《美丽新世界》,奥尔德斯·赫胥黎,1932);再比如在那个人性丧尽的假想年代里,主人公为求自保,而把伤害转嫁到恋人身上(《一九八四》,乔治·奥威尔,1949)。似乎每一部“反乌托邦”作品中,爱情都是苦涩和不幸的,就连80万年之后那近乎游戏般的爱情也是如此(《时间机器》,H…  相似文献   
5.
《巴黎圣母院》——环绕爱斯梅哈尔达的悲剧和鸣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刘霞 《科技信息》2007,(2):130-131
“前景化”不仅可以通过偏离来实现,超规则性也是实现“前景化”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我仍将奋起》的相关文体特征的分析,指出在语音和句法层次上的超规则性造成的“前景化”突显了诗歌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没有格位和数的区别.对<诗经>和<论语>中的"我"在格位和数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简要阐述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华东科技》2005,(1):66-67
上海浦东新区住宅电器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住宅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是随着浦东的开发而建立的公司专业生产低压配电柜、照明配电箱、分户配电箱、有线电视分配器箱、放大器箱、电话分线箱。过路箱。等电位连接端子箱等电气箱柜。在众多上海电器厂中。上海浦东新区住宅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市建设委员会、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上海市建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定生产ZDX系列住宅配电箱的厂家、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电器运用指定产品。  相似文献   
9.
小说《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在性格上都具有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烙印。希斯克里夫的冷酷、残暴但对凯塞琳的执着的爱,凯塞琳在“自我”与“超我”之间抉择的困惑以及第二代哈里顿与凯茜的特征都体现了小说背景时代人生的扭曲与挣扎。人物性格突出了“爱”与“恨”的关系,恨是爱的异化,爱是恨的复归,同时也向人们揭示了人间爱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统计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在上古典籍《尚书》、《左传》、《庄子》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而探讨“吾”与“我”的区别。分析典籍中“吾”与“我”的消长,认为其在语法功能、语用色彩上略有分工。“吾”的使用频率日渐超过“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