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黄帝内经运用天人相应生态观、“形神合一”的心身疾病观以及顺应自然的养生保健观建构了它的健康心理学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7年7月我校教职工体检资料,对988人进行健康状况分析,部分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的1983年体检资料作比较,结果表明,对我校教职工健康危害最大的首位疾病为高脂蛋白血症,患病率为34.51%,老年性白内障、男性前列腺增生分列二、三位。教师及行政人员第四、五位疾病为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工人为慢支炎肺气肿、胆囊炎胆石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部分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与1983年比较,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结心身医学起源与发展历史,概述现代医学心身疾病治疗现状,阐明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心理因素对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但现有心身治疗手段仍存在很大局限。回顾了中医学中的心身医学理念及特色,指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自始至终秉承了心身合一的思想,五行针灸便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个代表性针灸学派。梳理了对五行针灸这一自然疗愈针灸学派的的源流、传承及诊疗特色。基于现代心理学回归东方这一背景,展望了五行针灸未来的发展。指出东西方两种文化必然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五行针灸这一源于中国的心身疗愈方法定会与蓬勃发展的心身医学一道携手前行,更深入、更有效地帮助受心身疾病困扰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妇产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健康及其相关的心身疾病,包括妇科学、产科学、计划生育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 ,心身疾病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粗略统计 ,在综合性医院初诊病人分类中 ,略高于 1 / 3的病人是躯体疾病 ,不足 1 / 3的病人是心理生理疾病 ,其余 1 / 3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即心理生理疾病 (又称心身疾病 ) [1] 。心身疾病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但以躯体症状为主的疾病。其发病主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剌激后产生应激反应 ,使人的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变化 ,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变化 ,造成心血管、胃肠、内分泌和肌肉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性或病理性改变。如果这种社…  相似文献   
6.
精神情绪变化,可以成为致病因素之一,但同时也可以成为战胜疾病的强大武器.所以“对心下药,以治心病”,研究和重视心理及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对预防和治疗心身疾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心身疾病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人类的心理因素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其临床表现以躯体症状为主,而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心身疾病与心理健康损害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应当不断调整改善环境因素,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4,(7):44-45
正心理异常是相对于心理健康而言。心理异常不仅是指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身心障碍和心身疾病,而且也包括一般心理问题。春季气温回升,冬天的压抑情绪也被艳阳高照一扫而空,但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出现异常亢奋,也需要注意:这可能是出现了心理疾病。心理异常是相对于心理健康而言。心理异常不仅是指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身心障碍和心身疾病,而且也包括一般心理问题。春季气温回升,冬天的压抑情绪也被艳阳高照一扫而空,但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一个人的情绪  相似文献   
9.
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大学生中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发病情况日益严重,而学校心理咨询在帮助大学生纠正心理偏常、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学校的心理社会环境方面起着任何其它形式的教育都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笔几年来在大学生中作了大量心理调查,认为目前高校在心理咨询方面的投入及工作力度远远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亟待加强和完善,以适应我国人才培养及提高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0.
心身疾病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人类的心理因素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其临床表现以躯体症状为主,而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心身疾病与心理健康损害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应当不断调整改善环境因素,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