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干酪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乳制品之一,其安全和品质问题影响众多消费者的营养健康。自20世纪90年代,干酪食品被病原微生物如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157:H7)污染的食品安全事件仍频繁发生。我国干酪产业刚刚起步,随着近年来干酪消费量快速增长,了解当前国内外干酪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对于构建我国自身干酪安全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我国干酪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原料乳、添加剂、干酪工艺和干酪包装等方面,综述了干酪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风险及干酪品质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原料乳蛋白多态性、膜过滤、超高压处理、酶工程、红外在线监测和抑菌新材料新技术等在干酪安全和品质控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弧菌病害的防治,选取了一株副干酪乳酸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S-4对4种致病弧菌进行体外拮抗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发酵时长及稀释倍数的上清液对弧菌的抑制作用,同时探究了抑菌物质特性及进行共培养拮抗实验.结果显示:副干酪乳酸菌S-4对4株致病弧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副干酪乳酸菌S-4生长过程中,0~16 h的上清液无抑菌活性,20 h后开始表现出对4株弧菌的抑制作用;36 h时的上清液对创伤弧菌、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的抑制率大于95.42%,且该上清液3倍稀释后的抑菌活性无显著降低,为最佳收获时间;72 h时的上清液对溶藻弧菌的抑制率达到95.72%,6倍稀释后的抑菌活性无显著降低,为抑制溶藻弧菌的最佳收获时间.进一步探究菌株间的相互拮抗表明:副干酪乳酸菌S-4在共培养4~6 h就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活性,比上清液提前12 h产生抑制效果,在培养初期就能有效抑制弧菌的生长.生化分析表明:抑菌物质对过氧化氢酶、蜗牛酶、胃蛋白酶不敏感,与多肽类物质无关,酸碱中和后抑菌活性完全消失,推测为有机酸.本研究表明:副干酪乳酸菌S-4对4株常见致病弧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凝乳酶制备的羊奶干酪(干酪B)成熟特性的变化,以采用商业凝乳酶和同批次羊奶制作的干酪(干酪A)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酪在60d成熟期主要组分、质构特性、微生物指标及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组干酪得率相差不大。成熟期间干酪的水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干酪B始终高于干酪A;干酪游离氨基酸总量在成熟期间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干酪B中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丝氨酸含量高于干酪A。成熟前期干酪B质构特性优于干酪A。干酪A成熟后乳酸乳球菌数量增加了(5.22±0.02)%,干酪B无显著变化(P>0.05)。成熟期内,两组干酪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均增加,但干酪B中的壬酸、辛醇、2-庚酮、2-壬酮、二甲基砜使羊奶干酪风味独特、浓郁。因此,GSBa-1凝乳酶具备替代商业凝乳酶用于羊奶干酪生产的潜力,可对干酪风味的形成和品质的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啤酒样品中分离出一株具有较强的耐酸、耐盐、耐胆盐及降胆固醇能力的细菌菌株Gan-1。利用多相分类方法,即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核酸序列分析,鉴定菌株Gan-1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Gan-1);采用MRS-Broth培养基,模拟人体胃酸环境、渗透压环境和胆盐环境,测定菌株Gan-1在酸性及高胆盐环境作用下菌株Gan-1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菌株能够耐受pH3的环境、低于6%NaCl的高渗环境以及低于2.0%胆盐环境;菌株具有降解胆固醇的能力,培养至24h时,降解的胆固醇达24%。  相似文献   
5.
干酪乳杆菌中表达减蛋综合征病毒纤维蛋白KnobS,并分析其抗原性。分别将编码减蛋综合征病毒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纤维蛋白KnobS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基因插入干酪乳酸杆菌分泌表达载体pMG36e-UP/L中,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MG36e-UP/LTB-KnobS,获得表达融合蛋白KnobS-LTB的重组乳酸菌干酪乳杆菌表达系统;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明,有大小约41kD的蛋白表达,具有与天然病毒蛋白一样的抗原特异性。在干酪乳杆菌中成功地表达了含减蛋综合征病毒抗原的融合蛋白KnobS-LTB,且具有较好的抗原性,为减蛋综合征病毒重组乳酸菌活菌口服疫苗的研制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接骨木状干酪菌是一种生长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丛林中的野生食用菌。通过不同方法分析测定其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该菌含有合理的营养成分:蛋白质12.9%,脂肪1.79%,碳水化合物1.28%,粗纤维2.66%,在每100g干重中,含维生素B10.1mg,维生素B20.5mg,钾1010mg,钠21.5mg,钙213mg,镁107mg,磷530mg。,铁为107mg/kg,锌57.8mg/kg此外,还测定了蛋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灭活型副干酪乳杆菌L9常温酸奶润肠通便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招募便秘受试者61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饮用普通常温酸奶和含L9的常温酸奶28d,饮用结束后分析受试者便秘相关症状、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常温酸奶组相比,灭活型副干酪乳杆菌L9常温酸奶组受试者排便次数显著增加(P<0.05),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评分极显著降低(P<0.01);粪便中丁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丙酸和总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并显著增加产短链脂肪酸的菌属,如Blautia、Ruminococcus_2和_hallii_group。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常温酸奶相比,灭活副干酪乳杆菌L9常温酸奶具有更好的调节肠道菌群缓解便秘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为开发含有灭活副干酪乳杆菌L9的相关功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穿梭表达型载体pMG36e为基本模型,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拼接相关调控元件构建一种乳酸杆菌组成型分泌表达载体;将编码LTB蛋白的eltb基因片段插入干酪乳杆菌分泌型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MG36e-UP/L-LTB,电转化于干酪乳杆菌393中,筛选获得重组干酪乳杆菌,应用westernblot方法鉴定LTB表达情况.Western-blot分析显示,约有12 KDa的目的蛋白以分泌形式表达,可被LTB阳性血清识别.表明LTB蛋白在重组干酪孔杆菌获得了表达,并且具有免疫反应活性和佐剂活性,为以LTB为分子佐剂研制乳酸菌黏膜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干酪乳杆菌ZZ-L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为0.4 mg/mL的溶菌酶溶液和0.7 mol/L NaCl溶液作为渗稳剂对菌龄为22 h的干酪乳杆菌ZZ-L酶解时间110 min,原生质体的形成率为89.5%,再生率为47.7%,达到最佳水平.并对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诱变育种.通过平板和静置发酵实验,筛选得到8株突变株产量比出发菌株高的突变株,其中菌株ZZ-06的L-乳酸产量达78.6 g/L,比出发菌种提高了20.7%,突变株ZZ06经12次传代,其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0.
利用RSM法优化副干酪乳杆菌HD1.7产细菌素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SM法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对副干酪乳杆菌HD1.7的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显著因子,确定了影响细菌素产生的主要成分:牛肉膏、葡萄糖、酵母粉;运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细菌素产生区域;利用RSM法对培养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最佳配方为酵母粉0.26%、牛肉膏0.88%、蛋白胨1.5%、葡萄糖2.45%、Mg-SO40.06%、K2HPO40.2%、吐温80 0.1%、MnSO40.005%、NaC1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