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有为是一位学贯中西、汇通古今的改革家和思想家。他既是一位有远大抱负和激情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在学术思想上有所建树的学人。他的思想学说和改革主张,既是对中外化的承袭和吸取,又是近代中国尤其是广东的商品经济和“重商”意识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岭南文化作了界定,并认为岭南文化的主枝是粤系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分枝是客家文化、潮山文化、桂柳文化;新枝是港澳文化、特区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热带亚热带地理条件下,岭南具有丰富的生物、矿物等服饰原料资源。在土著文化和外来文化共同影响下,棉、麻、丝、葛、蕉、竹、树皮、珍珠、骨、珊瑚、金、银、玉等服饰质材和染料等在岭南生产、加工和分布历史兴衰,以及它们所具有的生产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加工技艺精湛、质量上乘,并向岭北传播等特点,在中国服饰历史地理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只在鸦片战争后,在洋货倾销下,岭南大部分服饰原料生产和加工沦于消亡,只有少数保留至今,成为名产。  相似文献   
4.
逢简村     
王逢秀 《科学之友》2004,(10):80-81
岭南周庄。每当旭日东升之时.如火的朝霞都会映红逢简村的片片桑基鱼塘,村内纵横交错的水道,时隐时现的叶叶小舟.还有那布满河畔的成片蕉林。以及通向乡间小道的青石板路.让人置身于小桥漉水人家的意境之中。纵横交错的小河里.闲游的小鱼成群结队。飘荡的水莲,如白玉一般.昔日的桑基鱼塘如今痕迹仍存。只不过多了些豆棚瓜架、蔬畦蕉林,还有不时飞来的几只蝴蝶平添悠然古意。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及传统村落为着眼点, 分析并归纳岭南乡村传统海绵措施的类型及特征。首先提取各个村落与海绵措施相关的五大特征信息: 基于Google Earth航拍图, 记录各个村落的聚落形态和水系分布; 基于广东省30 m精度的DEM, 在ArcGIS中提取广东省的地形与河网、各个村落的高程并进行淹没分析; 基于地区降雨水平, 判断村落所在区位的降雨强度。然后, 对特征信息赋予特征编码, 将5个特征编码输入SPSS进行聚类分析, 对174个村子进行分层分类, 归纳每一类的特点和防洪优势, 总结得到岭南乡村常见的借势、缓蓄、利导、强排4种海绵措施。根据研究结果, 对未来岭南地区的防洪建设和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的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服务平台(Wanfang)、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所收录的2000年1月至2023年2月中医药治疗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将筛选后获得的方药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进行频数分析、性味归经及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69篇,涉及处方80首,中药135味,累积药物使用频次810次.用药频次前15的药物为甘草、连翘、黄芩、金银花、柴胡、薄荷、桔梗、苦杏仁、荆芥、麻黄、石膏、牛蒡子、板蓝根、羌活、葛根.常用的药物类型为清热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化湿药;药性以寒、温、平性为主,药味以苦、辛、甘味为主,归经以入肺、胃、心、脾、肝经药物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39组药对组合,聚类分析出4个类方.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核心药物为甘草、黄芩、连翘、金银花、柴胡等,以清热解毒、解表为核心治法,但常配合岭南地区祛湿、健脾之品,善用岭南道地药材,为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流行性...  相似文献   
7.
岭南是佛教从海路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广州曾是中国早期三大译经中心之一。《六祖坛经》诞生于岭南岭南在历史上高僧云集,岭南佛教禅宗传续不断、生机勃发。岭南也是南禅向外传播的始发港。因此,岭南对中国佛教发展的意义重大,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水道是水乡的灵魂,其空间形态代表了水乡的形象。岭南水乡村落的水道空间构成复杂,表现出不同于江南水乡的特色。与江南水乡的市河空间相比,岭南水乡的水道空间沿岸并没有形成紧密的建筑界面,而是以驳岸、植物等要素,令沿河景观空间富于变化。  相似文献   
9.
朱鹮是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之称,被世界鸟类学会列为“国际保护鸟”。它们经历了怎样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梅关位于粤赣交界的大庾岭隘口,秦代称横浦关。自唐张九龄开通大庾岭路之后,梅关古道的文化内涵日益凸显,尤以关钥文化最为彰显。关钥文化主要体现在它的军事职能和区分"夷夏"分水岭的意义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