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39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8-1937)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她充满女性主义意识的小说《纯真年代》中,她塑造了两个互为对照的女性形象:梅和埃伦。为了避免女性作家身份给创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华顿采用了以男性人物纽兰为中心的叙事格局,并以后者的眼光来刻画两位女性人物。同时,她又通过对(故事外)叙述者叙事声音与人物叙事眼光之间关系的巧妙调节,在文本中有力地渗透了她的创作意图,尤其是她所想表达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通过电视广告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形象是如何的塑造出来,而从女性主义理论出发则能分析出大众传媒在塑造女性时的性别歧视和隐含的男性欲望和男权话语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莎翁《哈姆雷特》戏剧研究中,乔特鲁德不该是一个被忽略的角色,她与哈姆雷特的母子关系直接影响了哈姆雷特的命运.文章试图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对乔特鲁德的传统偏见,从女性主义批评立场分析乔特鲁德的再嫁,从男性视角揭示对女性的压抑贬低,还乔特鲁德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伤逝》是鲁迅《呐喊》中的一篇著名小说,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各种方法的批评研究,其中,《借鉴与超越——<伤逝>与<玩偶之家>的比较》使用的是比较批评,而《<伤逝):无意识性别叙事话语》则使用的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文试图对这两个批评文本进行批评,以此来对比较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这两种批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最受欢迎的小说。她以一种温和、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在她的眼中经济状况、学识和得体的举止也是决定人们婚姻状况的重要因素。整部书充满了作者的智慧。她的风格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文学思想潮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摘取女作家林白、陈染的作品为对象,利用女性主义思想,简要分析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女作家新型文本中表现出的不同于过去女作家的性别意识,浏览她们性别意识的要点,以阐释她们的文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萨尔曼·拉什迪被誉为后殖民主义教父,代表作《午夜之子》为其赢得了包括布克奖在内的多项文学大奖。在斯皮瓦克后殖民女性主义语境下解读《午夜之子》,可以凸显拉什迪如何揭示父权对第三世界女性压迫的瓦解,以及如何揭露全球化语境中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影响力的消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后殖民女性主义思想以及对第三世界女性权利和地位关注这一主题。认真探究这一主题,对于深入分析萨尔曼·拉什迪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思想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的盛行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提供了新的、独特的视角。汉代是我国文学创作手段和创作体裁不断丰富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价值观念与审美特征形成与固化的重要节点。对汉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主体地位的消解与社会地位、艺术发展以及审美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朱迪·瓦克曼在批判并借鉴技术社会学和传统女性主义技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女性主义主张。这一思想的理论前提是对技术决定论和本质主义性别观的解构;实质在于强调技术与性别的相互形塑;目标是试图避免陷入技术恐惧与技术崇拜的困境,并消解性别身份差异性与政治立场统一性之间的冲突及其给女性主义政治实践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女性主义立场论与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理论的亲合与分离以及其激进的政治立场所面临的困境,指出当放弃了对多元立场的独断论的政治赋权,温和的女性主义立场论对科学与政治关系的认识将呈现出更民主与更合理的理论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