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9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两汉之际及东汉建武初期的隗嚣政权具有鲜明的士族化性质,扶风士人集团在其政权中处于重要地位,由于两者在政权正统性、政权归属等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扶风士人集团投向光武政权,成为隗嚣政权兴起和覆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世说新语》的分析,从汉末魏晋时期士人言语、行为来探讨其人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历程:在言语上,从清议到清谈;在行为上,由高雅脱俗、不滞于物向狂诞不羁,进而再转向平和;在人生价值观念上,由积极入世到消极颓废出世。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士人作为思想前沿的一个群体,对明王朝的衰亡和清王朝的崛起各自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士人的忧患意识在此时期有的表现出了对明亡的担忧,以直言极谏或者领兵抵抗的方式体现出来;有的明哲保身,以隐居或潜身学问的方式避世;更有的士人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为新崛起的清王朝服务。各种表现的原因:一有传统忠君观念的影响,二有个体意识的觉醒,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对明代社会文化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作为士子人生穷达的关键转折,科举制度为传统观念下“学优则仕”的人生理想提供了相对客观有限的实现保障,士行文风为之转移。但其中各种各样的流弊、有限的录取名额又将相当多的士子拒之门外,因各种原因被迫放弃科举的失意文士以传统恩路中的“无道而隐”应对进取受挫的精神压力,因个人际遇而形成了一代以“隐”为主导色彩的士人风流。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出现了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这时期的士人由于摆脱了宗法制的束缚,加之自身掌握礼乐文化知识,有入仕之才,本身又有强烈的入仕精神,在春秋战国的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清代乾隆时期小说家作为封建末世士人,大多数人所走的仍然是科举道路。但在经过科举路上的挫折之后,他们开始对科举制度下士人窘迫、消极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对科举制度造成的士人人格的蜕变提出质疑,并试图摆脱科举制度的束缚,探索积极合理的士人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7.
北朝时期,胡族入主中原,面对异族的统治,汉族士人表现出复杂和矛盾的政治心态。受北朝政局、经济环境、经学重振、正统观念变迁诸多 因素的影响,这种政治心态可分为谋利、以道为已任、功业、隐逸等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汉族士人对于北魏国家的政治统治和制度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政权当中的士人群体并不是浑然无别。由于门第政治的推行,汉族士人群体结构呈现出层级化的特点。这一结构特点与门第意识有关,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政治发展。造成这种群体结构特征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对门第政治的制度化,另一方面也是士人之间深厚的门第区分意识。  相似文献   
9.
邝明月 《科技资讯》2008,(31):214-215
唐代笔记总集《唐语林》收录了大量的唐代资料。此书体现了唐代士人积极进取的面貌,本文将从积极入世的豪情和遇到挫折后的痛苦这两方面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从唐人小说入手,通过对其中的女仙 、世俗女子 、女妖 、女鬼 ,以及女侠等女性形象的分析 ,探寻了唐代知识分子敏感微妙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