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8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刚 《世界知识》2016,(6):25-29
正2016年2月18日下午,北京长安街边,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大楼15层一间沐浴着阳光的办公室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教授正在接受《世界知识》杂志的专访。茶几上摆放着张宇燕教授与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高程博士合作写就的《美国行为的根源》(The Sources of American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2011,(12):8-9
【事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On China(论中国)》,在华盛顿的新书发布会上,基辛格说:"很荣幸它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回忆,我们能够共同把握将来,正如我们过去作为朋友携手一路走来。"虽然这本书取名为《论中国》,但当年为尼克松总统担任首席翻译的傅立民表示:"这本书不是关于中国的。而是他对中国战略文化的评价。"当年陪同基辛格访华的前驻华大使洛德认为,  相似文献   
3.
晓岸 《世界知识》2015,(7):29-31
<正>跨世代的政治家"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我有幸同许多世界级的领导人会面,他们当中没有哪一位比李光耀教会我更多";"对于个人究竟能对历史产生多大影响这个古老的话题来说,无疑可以从李光耀那里找到答案,他拥有无可匹敌的智慧和洞察力"。这是地缘政治大师基辛格对李光耀的评论,就写在他本人为美国学者哈雷厄姆·埃利森、罗伯特·布莱克威尔合作编著的《李光耀——大师洞察中国、美国和世界》一书所作的序言中。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中情局联手民间大亨实施的"亚速尔群岛人计划",号称冷战期间构思最复杂、代价最高且保密最严的间谍行动;徒劳无功的结局,更令当事者对此讳莫如深。这个虎头蛇尾的谍战故事始于1968年3月。当时,前苏联海军一艘携带核导弹和70名船员的"高尔夫"级潜艇在例行巡逻中发生爆炸,沉入夏威夷西北1900海里的太平洋底。得悉噩耗的苏联人悄悄地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搜索,空手而归。老对手的异动引起了美国情报部门的注意,同年8月,沉没潜艇的具体坐标被美方测定。在美国情报部门看来,这堆深海之中  相似文献   
5.
张翼 《世界博览》2010,(7):73-75
“这个人不适合当总统”在1968年选举期间,亨利·基辛格这样评价理查德·尼克松。基辛格是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之孙纳尔逊·洛克菲勒的心腹,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而纳尔逊是和尼克松竞争的共和党候选人。1968年大选在党内提名中意外地输给了尼克松之后,纳尔逊伤心地认为美国人喜欢自我奋斗的平民英雄,而不喜欢他这种含着金钥匙出身的贵族,即使他能力比尼克松强十倍,  相似文献   
6.
"基辛格的亚太之宽"(本刊第三期)发表前后,发生了两件事,证明笔者概括之"海宽体"的效应。1,1月13日,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在美国亚洲协会发表有关太平洋未来的长篇演讲,主旨是共创"太平洋和平",以应对中国崛起。他说,太平洋和平是有可能实现的,关键在于"共同安全"的建设。为此,他过去提出的"亚太共同体"与基辛格提出的"太平洋共同体"不谋而合,如今,东亚峰会扩容对推荐  相似文献   
7.
基辛格是半个世纪以来著名的集国际关系理论家和外交家于一身的风云人物。在国际关系理论方面,他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对传统均势理论的推崇、继承和发扬。而秘密的北京之行正是他均势理论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8.
据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一心想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一是为了名垂青史,二是为了四年后连任总统。反复权衡后,他选定了同中国改善关系,借助中国从越南脱身和抗衡苏联。这样,主张“均势外交”、号召对红色中国采取新政策的哈佛大学教授亨利·基辛格博士便成了推行尼克松政府对外政策的理想人选。  相似文献   
9.
陈杜梨 《世界博览》2012,(24):37-38
中国领导人如何与西方打交道2012年海外研究中国的两部重量级著作,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一点:为何中国的政治家尽管拿着一副不好的牌,却凭借相当的技巧避免了更严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以超出所有人预料的速度在全球扩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这是联合国自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考验;著名政治家基辛格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郑永年教授认为此次疫情冲击可能超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改变世界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