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詹丽 《厦门科技》2003,(4):46-50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量的日益繁重,快速畅通的交通与横穿行人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保障行人的安全,配合“畅通工程”的实施,人行立交的设置日显必要。天桥的净高要求大且不易与周围环境协调;地道隐蔽于地下,有利于路面保持整洁通畅,且地道内冬暖夏凉,行人又免受日晒雨淋。同时,厦门地处地震带,地道的抗震性好,人行地道较之人行天桥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厦门市已先后在多条新建或现状城市干道上实施了人行地道工程。  相似文献   
2.
距重庆市中心14公里,有座叫磁器口千年古镇。古镇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界童家桥,北靠石井坡。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最早叫白崖场,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因白岩寺而得名。传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夺位后从地道逃出皇宫削发为僧,流落到巴蜀时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挂单"隐匿达四、五年之久。因真龙天子曾隐于此,后来世人将宝轮寺易名龙隐寺,  相似文献   
3.
我国黄河中、上游一带.是古代人聚居的经济繁荣地区,如陕西、河南、山西等省,一般地下均有大量的古墓、洞穴、地道或松软的人工回填土坑等。因此,在上述地区,工程开工前。必须先对地下情况进行探查,并进行处理。基槽挖好后,还应用洛铲或钢钎进行探槽.确认无问题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如果由于工作疏忽或其它原因.没有对地基进行探查,或探查不仔细,就会给建筑物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道风节约建筑空调和通风能耗,开发、利用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具有应用前景.在分析地道风降(升)温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并计算了土壤温度分布特性,将第4类边界条件即耦合边界条件引进地下工程的动态传热数值模型中,建立空气和壁面之间传热的数学模型.在非等温、非等热流边界条件下,对空气和地道换热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系统地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地道风降(升)温的影响,计算出在不同条件下室外空气经地道换热后的空气终温,为地道风在通风空调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裴小刚 《山西科技》2014,(2):155-156
侯西线河津车站新建1孔6 m旅客地道中间主体节长33.75 m,由于涉及施工既有线,为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影响,地道采用架空线路、明挖现浇的方式施工,主体混凝土结构分两次进行灌注,第一次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待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灌注墙身和顶板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南路~张扬路人行通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儒 《科技信息》2010,(15):324-325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南路~张扬路人行通道方案研究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9,(11):17-17
菊花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一是“地道药材”,二是可以净化空气。  相似文献   
8.
在铁路站场内,将既有的平交道口改为立交的人行地道。在保证既有线路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先拆除平交道口,同时新建临时道口。然后在拆除的平交道口处采用钢轨进行扣轨防护,挖临时支墩,在钢筋砼临时支墩上用钢筋砼横梁将同侧的临时支墩联成一个整体,在钢筋砼横梁上沿线路方向架设D16型施工便梁对铁路进行防护,架空铁路线路,为新建人行地道提供工作面,进行明挖现浇施工。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英语习作中常常会出现许多汉式英语。,我们对其产生的原因作出分析,然后制订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汉式英语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青年科学》2013,(6):34-35
英国媒体称,目前,世界上有8个国家公开表示拥有核武器,但人们有理由怀疑一些国家私下拥有核武器或正尝试研发核武器。核走私早已成为令国际原子能机构头疼的问题。为应对可能由核武器主导战场而导致的战争,美国的媒体近日披露了一项由美国空军主导的攻击系统——“末日地铁”。与繁忙的民用地铁线路不同,“末日地铁”与数个发射井配合使用。无人驾驶的车辆将搭载核武器,随时准备接受攻击命令,将核武器由发射井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