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1.关于“地理大交流”“地理大交流”的概念,是我国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于1988年首次提出的。它表示从公元4世纪初到6世纪后期“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巨大人群所经历的地理变异”。这场地理变异,表现为大群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地跨过长城,进入中原,“他们放弃了‘天苍苍,野茫茫’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生活,而定居到这片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土地上从事农业活动”,而原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广大汉族人民则“放弃了他们世代定居的这片干燥坦荡的小麦粮区,迁移到低洼潮湿的江南稻作区”。这场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地理交流,以其发生时代之早、涉及范围之广、参与人口之多、延续时间之长以及其深远的影响,在地学史上占有重要一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陈先生把这  相似文献   
2.
3.
掘颌翼龙主要生存于晚侏罗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翼龙类群之一,化石非常稀少。德国波恩大学教授Goldfuss在1831年依据第一件不完整的标本将其归入翼手龙类,后来第二件接近完整的幼年个体标本被发现,古生物学家才认识到这是一个新的翼龙类群。 2012年2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在英国《历史生物学》上发表了他们研究的一件新的掘颌翼龙类化石--强壮建昌颌翼龙。据考证,来自我国辽西的这件近乎完整的掘颌翼龙类化石骨架,具有重要的形态学和古地理学意义,因而引起了古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李淳 《科学之友》2007,(9A):22-22
50年前的那位青年地质学者,就是如今已届90高龄的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胡承志老先生。他传奇般发现的那些“四脚蛇”化石,后来被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命名为“胡氏贵州龙”(以纪念发现者胡承志先生),隶属于一个叫作“肿肋龙”类的爬行动物类群。这一发现对古生物学和古地理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霞客的地理学思想及其未来意义李晓岑XuXiake'sGeographicalIdeologyandItsFutureSignificance¥Abstract:ThispapershowsthatXuXiakewasthefirstpersonin...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我国含煤岩系古地理类型和剖面沉积相构成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含煤岩系古地理类型的半定量分类方案,选取三种主要沉积介质营力作用即海洋作用,河流作用和湖泊作用,作为分类的参数且分别构成扇形半定量分类图的S、R和L三个端元,并通过分析反演构成含煤岩系沉积相的介质营力类型及其相对丰度实现S、R和L三参数对含煤岩系影响程度的定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7.
周璋  李守平 《科技信息》2010,(36):I0220-I0220
阳霞煤田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本文从沉积古地理学的角度对阳霞矿区煤系地层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9.
10.
孙兰的地理学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