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8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7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西北学术》的科技内容及其主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运用科学史研究方法,对《西北大学学报》的前身之一《西北学术》的科技史价值和办刊宗旨进行讨论。认为该刊为20世纪40年代西北大学的最高学术论坛,其有关西北国防化、西北学术思想、西北地理、西北物理学会的研究和活动等内容,突出了西北大学的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4.
只要是探险,就意味着常常与陌生的大自然打交道,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危险,有时是有惊无险,有时是大难不死.回首我的屡屡探险生涯,最危险的一次发生在南极陆缘区冰区,那便是差点要了我们命的特大冰崩,时间为1989年1月.  相似文献   
5.
浙江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焱先生,以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的博大胸怀,以不畏艰难的探索勇气和恒久毅力,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模拟天然野生环境,成功栽培中华两大“仙草”铁皮石斛和原木灵芝,被誉为当代“南极仙翁”。[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马杰 《科学世界》2005,(12):46-50
2003年5月发射的工程实验探测器“隼乌”号从发射开始经过2年零6个月的航行,现正在进行几项“世界上首次”的技术验证,这些都是对今后探测行星极为重要的技术。本文将介绍“隼乌”号究竟是使用什么技术到达小行星的,以及预计今后还将完成哪些科学考察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南极伊利莎白公主地250年来NO-3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50m雪芯资料,详细研究了南极伊利莎白公主地250年来NO -3 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250年尺度上,本地的NO -3 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250年来,伊利莎白公主地NO -3 浓度与太阳活动没有相关关系,认为本地的NO -3 可能主要来源于中低纬度地区的闪电和极地高空中的各种大气过程,雪冰中记录的NO -3 浓度可能是其来源、传输路径和沉积过程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8.
大洋精灵:南极磷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1月30日,为了参加中国第19次南极考察队,我从德国法兰克福直飞智利圣地亚哥,于12月3日与大队人马汇合,4日立骂南下至世界南国边城——蓬塔阿雷纳斯,当日即转空军航班直达乔治王岛。在我们到达南极之前发生了一件很让人牵挂与揪心的事,那就是先期到达的我的德国博士生西莫娜10天前就发电子邮件报告说:11月中旬开始,这一带接连发现大量磷虾被海浪冲积上岸,不知何故。所以,一到长城站我就立即沿南海岸往北,踏着冰岔,一路“咔嚓”,所到之处,只见磷虾如血染长滩,惨不忍睹。南极磷虾在南极海洋生态中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态位,这一环出了问题,可能预示着海洋环境出现了某种微妙的变化。长期以来,我一直从事南极磷虾的研究工作,小小的南极磷虾与我结下了近20年的不解情缘。  相似文献   
9.
1993年南极臭氧洞期间普里兹湾地区的大气振荡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献[1]对1993年南极“臭氧洞”期间中山站上空的大气臭氧总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在中山站上空大气臭氧总量有着十分显著的逐日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可能与中山站位于臭氧洞边缘,受南极平流层极地涡旋摆动与伸缩的动力过程影响有关。本文利用南极中山站地面温度、气压和大气臭氧总量资料和与中山站(69°22′S,76°22′E)同在普里兹湾地区的澳大利亚戴维斯站(68°34′S,77°54′E)的探空资料,对1993年南极臭氧洞期间普里兹湾地区的大气振荡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比宫珍藏着一张奇特的古代地图。这张古地图是18世纪初发现的,看起来是一份复制品。地图上,只有地中海地区画得十分精确,其余地区,如美洲、非洲都严重变形。然而,当科学家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时,惊讶地发现,这张古地图其实是一张空中鸟瞰图。同阿波罗八号飞船所拍摄的地球照片相比,土耳其的这张古地图就像是它的翻版一样。地图上美洲、非洲的变形轮廓线,同阿波罗飞船拍摄的照片完全重合。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古地图上还绘出了南极洲冰层覆盖下的复杂地貌,同南极探险队在1952年用回声探测仪对南极冰下地形的探测图毫无二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