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68篇
  免费   825篇
  国内免费   1962篇
系统科学   2637篇
丛书文集   1249篇
教育与普及   5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61篇
现状及发展   277篇
综合类   36289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874篇
  2022年   850篇
  2021年   953篇
  2020年   812篇
  2019年   786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607篇
  2016年   701篇
  2015年   1149篇
  2014年   2498篇
  2013年   2253篇
  2012年   2743篇
  2011年   2849篇
  2010年   2680篇
  2009年   2756篇
  2008年   3143篇
  2007年   2795篇
  2006年   2000篇
  2005年   1723篇
  2004年   1477篇
  2003年   1290篇
  2002年   1002篇
  2001年   1090篇
  2000年   826篇
  1999年   580篇
  1998年   511篇
  1997年   337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世界经济加速向线上转移,在此过程中,数字货币对各国发展数字经济、抢占金融高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自2014年启动法定数字货币研究,目前应用试点已遍布全国多个城市。而上海作为全球数字之都,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基础,可为数字货币提供丰富的国际化应用场景。时值"十四五"开局之年,数字人民币在上海落地,将为金融支付产业和上海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2.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大科学时代的标志,是产生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关键支撑,已经成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象征和创新格局演化的重要变量.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孕育兴起,要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催生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技术突破,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研范式升级和组织方式变革,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厚植科技创新根基.  相似文献   
3.
加强乡村人才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有利于推动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本文阐述了广西通过派驻第一书记、帮扶干部、科技人才队伍、致富带头人、电商服务团队等五个层面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人才活力,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网络调查、电话咨询、实地访谈和文献计量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北京地区主要科技查新机构的基本情况,从管理制度与规范、信息资源建设、收费标准与时间、查新业务与拓展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协同、人才队伍等方面对查新服务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科技查新理论研究情况进行了解读,指出了北京地区科技查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旨在推动该地区科技查新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与世界前沿水平的接近,高中等收入经济体要实现持续增长就必须推进创新战略转型,即从模仿式创新为主转向自主创新为主。以此为基本思路,本文将宏观层面的研究深入到产业层面,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与美国1998—2018年工业分行业数据,分析了不同创新战略对生产率的贡献如何随着技术前沿距离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创新战略转折点的性质。研究发现:(1)自主创新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逐渐增加,模仿式创新的贡献趋于下降;(2)当与世界前沿距离达到临界值时,两种技术进步模式对生产率的影响出现转折,利用门槛分析方法作出判断,中国的创新战略转折点应在2005年前后;(3)考虑到产业技术的特性差异,针对技术密集型行业,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更为有效,而模仿式创新在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仍有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对于市场经营的企业产业发展的推动加快了产业智能互联网的形成,这类新型产业在智能化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高速物联网服务等方面的优势都成功领先于传统行业,有助于大力推进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互联网+"产业链作出研究.①"互联网+"是如何推动传统产业进行业务创新的,"互联网+"下衍生出来的高科技产业链创新和传统产业技术的创新是如何出现的;②"互联网+"是从哪几个方面如何推进商业变革的,而传统的商业模式在变革为"互联网+"商业模式后如何为市场创造价值的.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互联网产业经营都有其利弊和风险,经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下诞生的新型商业创新产业链在市场中的表现并不像预期中那样稳定,在产业运营的过程中还需要互联网平台通过对互联网内部的制度的建设管理以及产业在市场中运营时的制度进行及时准确的监督管理;③通过对新时代产业互联网发展不同阶段的现况表现以及遇到的一些困难按照互联网产业发展初始期、发展期、成熟期、创新期的顺序给出了对应管理建议和政策.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比对分析 2017—2019 年北京地区实验动物微生物及遗传质量监测结果,为实验动物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国家和地方现行实验动物检测标准,对北京地区实验动物生产单位进行抽检,并发布检测报告。按照报告数据,对此阶段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犬、猴和小型猪共 8 个品种的实验动物按照品种、等级、单位等进行分类,分析质量问题,并与 2014—2016 年同期实验动物质量比对,分析变化趋势。 结果 2017—2019 年分别抽检动物 144、131 和 135 批次,检出不合格批次分别为 30、15 和 17 批。 不合格主要因素为兔、犬及猪免疫不达标(20 批) ,病原感染 20 批,未发现遗传变异。 与 2014—2016 年同期相比,未检出遗传问题相同,免疫不达标状况好转,但病原感染出现上升。 结论 通过质量分析比对,能够为实验动物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和优化串行多环返工生产系统的生产性能表现,结合质量管理与精益生产的理念,区别于传统的返工机制,提出一种全新的“即刻返工”检查机制,将生产系统建模扩展至多机多缓冲区的复杂生产系统.基于生产系统的两大要素,机器与缓冲区的生产状态变化,依据概率论与马氏定理,构建缓冲水平的动态概率转移矩阵,以在制品库存水平及系统平均生产率作为研究指标,针对生产设备及缓冲区展开瞬态分析,通过迭代计算,表明设置合理的系统规模与缓冲区阈值能达到优化系统生产性能的目的,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建设》2020,(1):15-15
2020年1月18日,新一年的浙江全省经信工作会议如期召开。大会全面回顾了2019年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并研究部署了2020年经信工作的方向和任务。2020年,全省经信系统将继续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优化营商环境,以"绣花功夫"精准服务企业,以数字经济引领新经济快速发展,以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着力稳住工业"基本盘",不断提升经济治理效能,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