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7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3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要上网搜索中文相关医学信息,看到的都是“宫颈‘糜烂’不可以掉以轻心,可以由轻而重,最终好像要变成癌症,夺人性命”.难怪,各种治疗宫颈“糜烂”的广告层出不穷,各种高科技争相登场,什么CoMi光子修复术,什么STG高频电波,什么HIFU聚焦超声刀,什么德国LEEP术,让人觉得似乎非挨上那么一刀不足以显示自己跟上了现代医学的微创外科形势.但如果用宫颈“糜烂”的英文(CervicalErosion)进行搜索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原来宫颈“糜烂”不是病,还用不着治疗,宫颈“糜烂”也根本不会变成宫颈癌.  相似文献   
2.
陈介(1964)在四棱草属(Schuabelia)中发现了二型花,即开花授粉型的花(chasmoga-mous)和闭花授粉型的花(cleistogs)。本文作者于1985年指出单花莸(Caryopteris nepetoefolia(Benth.)Maxim.)也有二型花。自从K.J Maximowicz在1876年将Tenn nepetaefolia从香科属(Teucrnm)转隶到莸属(Caryopteris)以来,有关它的这一特征一直无人知晓。单花莸与四棱草属的二型花不仅有相同的结构,而且也都是发生在同一植株上;就花期而言,开花授粉型花的花期在先,闭花授粉型花的花期在后;从花的着生位置看,两种类型的花各自生在其聚伞花序上。迄今,几乎所有已出版的植物志均未提到单花莸有二型花。为此,本文对其作了补充描述,并简略讨论了二型花在植物进化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鲵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大鲵精子的形状,受精过程中卵壳膜的变化,及精子入卵的过程。人工催产的精子头部具有棒状和辣椒状两种形状,卵壳膜随着受精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皱褶,沟与嵴,受精完毕,皱褶消失。大鲵属于多精入卵,精,卵相遇60s,精子接触卵膜,受精75s精子头部一半进入卵内。授精90s精子头部和颈部完全进入卵内,但精子尾部留在卵外面,授精2min,,受精完毕。  相似文献   
4.
His-猪生长激素融合基因在Bm-N细胞和蚕体内的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构建的带有His—Tag pgh融合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Bm—BacPAK6—pgh研究了Bm—BacPAK6—pgh在家蚕细胞(Bm—N)和蚕体内的表达,并对蚕体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重组病毒Bin—BacPAK6—pgh在Bin—N细胞、蚕体中得到了融合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明,Bm—N细胞、蚕体中表达的融合蛋白与大肠杆菌表达的猪生长激素具有相同的抗原性.Bm-BacPAK6-pgh在Bin—N细胞内的表达始于24h,而蚕体中的表达始于72h,二者的表达峰分别在96h和120h.经40%饱和度硫酸铵盐析和Ni—NTA Agarose亲和柱二步纯化可获得SDS—PA(正电泳纯的具有抗原性的重组猪生长激素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5.
膜荚黄芪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荚黄芪花药壁的发育属单子叶型,腺质绒毡层,单核。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二细胞花粉;弯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直线排列,合点端第一个大孢子有功能,蓼型胚囊;受精作用属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核型胚乳,具胚乳吸器。胚的发育为柳叶菜型,具发达的胚柄。  相似文献   
6.
小鼠初级精母细胞带下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灵 《科学通报》1997,42(13):1432-1436
众所周知,只有精子才能主动穿透卵子,使卵子受精,而变态前的睾丸生精细胞不能主动地使卵子受精。显微受精技术的发展使得变态前的睾丸生精细胞参与受精成为可能。1993年,Ogura首次将仓鼠球形精子细胞核注入成熟卵母细胞中,发现精核可以发育形成具有DNA合成活性的雄原核,并最终能与卵母细胞雌原核接合,为了减轻由于注射对卵母细胞的  相似文献   
7.
大部分哺乳类卵母细胞成熟后休止于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MⅡ).在受精过程中胞质游离Ca~2浓度[Ca~(2 )]_i从nmol/L水平上升至μmol/L并且有规律地波动,即Ca~(2 )波动或振荡(Oscillation).研究表明,胞质游离Ca~(2 )波动是诱导MⅡ卵恢复第二次成熟分裂的重要信号.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熟MⅡ期卵受精诱导的[Ca~(2 )]_i波动.对于未成熟卵和卵老化过程中受精诱导的[Ca~(2 )]_i波动研究较少.有报道仓鼠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GV)期卵受精诱导的[Ca~(2 )]_i波动振幅仅为成熟卵的1/2.对于小鼠GV期卵受精诱导的[Ca~(2 )]_i波动则报道不一.本文研究小鼠生发泡期、生发泡破裂(GVBD)、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MⅠ)、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MⅡ)及老化过程中卵母细胞受精诱导的胞质[Ca~(2 )]_i波动的特点,在卵母细胞成熟和老化的过程中认识受精[Ca~(2 )]_i波动机制的形成和变化.  相似文献   
8.
大白鼠对蒿甲醚的快速吸收及其在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LC扫描法研究大白鼠对蒿甲醚(MDA)的快速吸收及MDA在其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MDA在大脑、肌肉中可以维持较高浓度及较长时间。在代谢活跃的肝、肾等脏器中则维持的时间较短,分布的量也较少。按每kg体重给药80mg,60min后,在MDA在大白鼠血球与血浆中的浓度之比为0.53,120min后在血浆中的浓度为1.204×10^-9mol·L^-1,但在其他脏器中都检测不出。  相似文献   
9.
甜瓜枯萎病原菌的微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植株体内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于福州永泰采集甜瓜枯萎病病株,病原菌经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在甜瓜健株、病株体内均有分布.菌量分布依次为根茎部含量最大,茎蔓中部次之,茎蔓顶部最少.不同发病级别植株体内的平均含菌量测定结果表明:发病级别为2级的植株体内的菌量最大,为10.75×104cfu/g鲜质量,其次为发病级别为3级和1级的植株,含菌量分别为8.90×104cfu/g鲜质量和8.63×104cfu/g鲜质量;健株中的含菌量最少,仅为0.08×104cfu/g鲜质量.该尖孢镰刀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1℃,pH为7.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有机氯农药的跨界面迁移与归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三级逸度模型方法,建立了有机氯农药在北京多介质环境中迁移、转化和归趋的稳态非平衡模型.对六六六(HCHs)各异构体的计算浓度与实测浓度进行了验证,两者残差大部分小于0.7个对数单位,仅气相和鱼相浓度接近或略超过1个对数单位.计算结果表明,在持续用药期间,HCHs的主要来源是农业施用(134t/,a)和气平流输入(623t/a),约占总输入量的92%;最主要的界面迁移通量依次为:气-土沉降(80t/a,68.6%)、土-水迁移(16t/a,13.8%)和土-气扩散(11t/a,9.6%)等;而土壤中的降解(133t/a,79.7%)和气平流输出(600t/a,17.6%)则是HCHs从研究区域消失的最主要途径;土壤中HCHs储量(245t)占总储量(253t)的97%,而气、水和沉积相中仅占0.32%、0.52%和1.9%.作为人类主要食物也是最直接暴露途径的农作物和鱼体内,分别含有HCHs 360kg和13kg,生物相储量占总储量的0.6%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