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概述了优生学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重建过程,并指出了吴旻院士在其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优生学是研究如何改良人的遗传素质,以帮助产生优秀后代的学科。优生学研究遗传与健康的关系,探索研究影响后代身体健康的各种因素。从消极优生学(预防性优生学)的发展和积极优生学(演进性优生学)的发展两方面分别综述优生学近年的主要成就。对配合生物教学、进行优生教育和优生学的发展将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3.
4.
心理学中的生物决定论是把生物因素作为心理学因果解释主要甚至是唯一来源的一种理论.它在心理学发展中经历了优生学与智力测验、社会生物学与进化心理学三个阶段.因为其符合某些政治需要、得到部分科学家支持、学校与媒体广为传播以及理论本身具有一定合理性,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引发了种族主义、教育歧视、责任感淡薄等一系列社会后果.这需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心理学中的生物决定论.  相似文献   
5.
自由优生学优生学在新生物技术时代的复兴,它主张个人生育权利和自主选择,甚至要求"制造"完美的下一代.哈贝马斯批判自由优生学,认为它模糊了治疗与增强、自然与人造之间的界限,造成了人的自我理解困境.这种对自由优生学批判的新意在于,它不是将人性理解为一个本质主义的概念,而是将之作为人的类伦理的自我理解和道德平等身份的人类学...  相似文献   
6.
白采的长诗《赢(lei)疾者的爱》是一首以近代优生学为核心思想的典型作品.诗中遗传、选择、种族等关键词是那个时代优生学关心的主题.在中国近代传播的优生学既有来自于英美的科学背景,也有来自德国的哲学背景.诗中优生与爱情的冲突揭示出人们在恋爱自由与优生选择之间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7.
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1857-1936)是英国名的哲人科学家,他的科学哲学名(科学的规范》早就为国人熟知,本集中分析和梳理了他的优生学思想遗存,在肯定其某些启发意义的同时,着力批评了他沿着社会达尔主义的思潮下滑,陷入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泥沼。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强调,情景交融,互动教学,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在遗传与优生学教学过程中,是否能激发与保持学习者积极与肯定的学习情感、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激发起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对学习者卷人学习任务的程度和学习目标的实现都会带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情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情感互动是通过创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情境,使学习者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上的满足,从而激发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情感。  相似文献   
9.
回忆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优生科学建立过程中的一些史实.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a scoring system combining zygote and embryo morphology in predicting the outcome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treatment. Methods: In a study group, 117 consecutive IVF or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cycles with embryo transfer were carried out and 312 embryos were scored using a combined scoring system (CSS) of zygote and embryo morphology before transplantation. In a control group, a total of 420 IVF or ICSI cycles were carried out and 1176 embryos were scored using a cumulative embryo score (CES). The effects of the combined scoring system on the embryo implantation rate and pregnancy rate per cycle were analyzed. Results: Using the combined scoring system, the embryo implantation rate (27.6%) and the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48.7%)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20.8% and 38.6%, respectively). Also, the implantation rate of embryos scoring ≥70 (38.5%: 82 sacs/213 embryo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01) than that of embryos scoring 〈70 (4%: 4 sacs/99 embryos). The pregnancy rate of patients with embryos scoring ≥70 using the combined scoring system (66.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01)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embryos scoring ≥20 using the cumulative embryo score (59.0%).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electing embryos with a high score (≥70) using the combined scoring system could increase the implantation rate and pregnancy rate, and that using a scoring system combining assessments of human zygotes and pre-implantation embryos might predict IVF outcomes more accurately than using a cumulative embryo sco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