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斯宾塞的《教育论》(1861年)一书由其在杂志发表过的4篇文章组成,曾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教育论著之一,在推动19世纪欧美的科学教育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晚清时颜永京翻译了其中的第一篇文章,民国时期任鸿隽又翻译了第一篇和第二篇,到1962年胡毅才翻译了整本书。严复曾大力宣扬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并提出了"三育并举"的主张。本文考察《教育论》一书中文翻译的缘起与传播过程,讨论其与斯宾塞将教育划分为德智体三方面的分类框架在近代中国建立科学教育和科学文化的历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任鸿隽是中国的“科学事业家”,是中国现代科学的拓荒者,他的科学思想非常丰富。从科学救国思想、科学方法思想到科学精神思想,都对中国现代科学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向没有科学的国度移植科学是一种文化转移过程,从文化入手向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中国移植西方科学文化应该寻找到中西文化的衔接点顺势而行。在传统文化中顺承科学文化基因,在青少年中全面开展科学文化教育是任鸿隽及中国科学社成员在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选择,但他们错过了这个历史机遇。近代中国推进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先驱任鸿隽所选择的文化虚无主义思想和横空嵌入的方式必然会发生"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4.
李醒民 《科学》2004,56(1):37-39
任鸿隽(1886-1961)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科学建制化的开路先锋和中国现代科学思潮的先知先驱,也是一位睿思的科学人(man of science).任鸿隽对学术界和学术研究向来十分注重和关心,本文阐释他这方面几段论述的理路.  相似文献   
5.
李醒民 《科学》2004,56(2):51-54
100多年前,随着西方工业化与殖民化程度的加深,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从各方面探索中国落后的原因。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任鸿隽针对中国学术的特点及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许多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6.
张剑 《科学》2006,58(6):26-28
任鸿隽作为中国近代科学最为重要的组织者之一,他是中国科学社的灵魂人物,先后出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中基会)领导人、四川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兼化学研究所所长等。他关于中国近代科学全面发展、优先发展与有序发展、国家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理念,通过这些职位与实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年是任鸿隽诞辰120周年,梳理他的科学发展战略理念及影响,不仅是对他的缅怀,对今天我国科学发展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任鸿隽先生1915年在《科学》杂志第一期上发表题为《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一文,在文中他指出中国人认识自然方式的缺陷在于未得研究科学之方法而已。任鸿隽过于强调归纳法,针砭中国传统学术中"驰骛空虚"之病,但却存在着矫枉过正的倾向,造成这一偏颇的根源在于他的自然科学基础以及对自然科学史了解上的欠缺。任鸿隽对归纳法情有独钟,这与他对科学的理解、科学救国的实用主义理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民国时期人物任鸿隽的科学救国行为主张的描述,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科学救国思想的特点,揭示了世纪之交中华民族探寻自身解放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过程。并指出其科学救国思想对当代科教兴国和对民族科学理念认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是民国时期我国著名的生物学研究机构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该所在胡先骕主持下进行复员,因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该所经费奇缺,虽经艰苦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然终未能恢复到战前的状况.文章依据历史档案,记述了这段史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