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1日新华社报道,贵州省发现一块面积达27.3m2的三叠纪时期海百合化石。这是迄今为止三叠纪时期保存最好的海百合化石,也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海百合化石。●1月1日新华网报道,丹麦哥本哈根“日耳曼生育中心”的斯文·林登贝格等测试了一种新方法——培养未成熟卵子技术(I  相似文献   
2.
《天津科技》2005,32(1):57-57
大约在距今2.3亿年前的三叠纪,恐龙首次出现在地球上。三叠纪末的大绝灭使恐龙逐渐成为生物界的主导。但这个主宰地球1.6亿年之久的庞大动物类群却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交界时期突然覆灭了。为什么正处于极度繁盛状态的恐龙会在很短的时间里灭绝?好奇心促使中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Single-grain zircon U-Pb dating was carried out to constrain the emplacement timing of granitic plutons at Chaxinzi, Xiaoweishahe and Longtou in the Tonghua area, south of Jili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plutons formed in the Triassic with ages of 203—217 Ma.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 plutons are composed of quartz diorite and granite. The former was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mafic lower crust, whereas the latter originated from thickened crust with garnet as the residue in the source. It appears that protoliths of these two types of granitits are different although they have the same emplacement age. Considering that these plutons are petrologically different from the coeval granites in the Xingmeng (Xing‘an-Mongolian) to Jihei (Jilin-Heilongjiang) orogenic belt in the north,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ir formation was related to the Dabie-Sulu ultrahigh-pressure collisional orogenesis since their ages are only 10—20 Ma younger than timing of the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but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first rapid exhumation of the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and the emplacement of the post-collisional granites.  相似文献   
4.
吐哈盆地三叠系划分为韭菜园组、烧房沟组、克拉玛依组和黄山街组,通过对三叠纪地层的孢粉分析,建立了该盆地的四个孢粉组合带,Limatulasporites—Tae-niaesporites—Alisporites组合带、Aratrisporites—Punctatisporties组合带、Punc-tatisporites—Calamospora组合带和Cycadopites—Lophotriletes—Protoconiferus组合带。依据孢粉的演化得出吐哈盆地三叠纪的古气候为早期的干旱温暖到晚期的潮湿炎热。  相似文献   
5.
米尔 《科学大观园》2012,(21):26-27
很多人都知道6500万年前恐龙是如何被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消灭掉的故事。但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理论称,恐龙能够幸存下来,可能还要感谢另一颗小行星——2.01亿年前,一颗小行星可能为恐龙扫除了所有竞争者,让它们升级到食物链的最顶层,地球  相似文献   
6.
黄金元 《大自然》2013,(4):18-19
2008年,罗平生物群鱼类化石的发现揭开了2.4亿年前远古生物世界神秘面纱的一角。随后大量的化石发现表明了在当时的这片三叠纪海洋中,生活着脊椎动物(海生爬行类的鱼龙、原龙、初龙和盾齿龙等、鱼类的龙鱼、裂齿鱼、肋鳞鱼、半椎鱼和鲱口类等)、节肢动物(甲壳纲的龙虾、糠虾、肢口纲的鲎类、多足类的千足虫与等足目的扁水虱类等)棘皮动物(海百合、海星、海胆和海参等)、软体动物(菊石、双壳和腹足类等)以及一些植物  相似文献   
7.
同恐龙一样,鱼龙以及同时代的蛇颈龙都挺过了三叠纪末期的灭绝事件,并迅速占领了侏罗纪早期相对空旷的生态圈。三叠纪晚期和侏罗纪初期是鱼龙最火红的时代。到侏罗纪中期,鱼龙仍很常见,但多样性开始下降,基本上都属于大眼鱼龙这一分支,都拥有几乎完全呈泪滴状的流线型身体,眼睛也都很大,这暗示它们在光线黯淡处及深海中捕猎。  相似文献   
8.
新疆南天山库车河地区山着二叠-三叠系的连续剖面,剖面中地层界线清楚,化石较为丰富。在上二叠统比尤勒包谷孜群中发现了安加拉大陆晚二叠世植物群的典型代表“Callipteris”zeilleri和俄罗斯库滋涅茨克煤田上二叠统顶部的特有种Yavoskya mungatica。而下三叠统俄霍布拉克群的植物化石具明显的中生代面貌。因此,库车河地区海西期花岗岩之上覆盖着晚二叠世晚期地层,它与下三叠统俄霍布拉克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我国西藏南部拉木县色龙西山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地层样品中的稀土元素,U,Th,Sr,Ba,Sc,Ta,Hf,Rb,Cs,Ni,Cr,As,Sb,Se,Au,Ir等微量元素的系统研究,着重讨论了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及微量元素含量沿地层剖面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古海洋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