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80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和人口的大规模聚集造成了不透水表面的快速扩张,这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作为城市化水平的关键指示因子,不透水表面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城市生态环境评估中。为了定量的分析洱海流域不透水表面拓展的时空动态特征规律,本文以大理市所在的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年至2017年的大理市Landsat 5、Landsat 8遥感影像,提取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和归一化差值不透水表面指数(NDISI)对洱海流域的城市、道路进行空间分析并提取出不透水表面信息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7年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洱海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和水体等自然地物覆盖率处于下降状态,而不透水覆盖率从11.6%上升到19.8%,呈现快速持续上升趋势。由洱海水质和其流域内不透水覆盖率线性拟合结果可以得到两者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可以预见洱海水质未来发展中随着不透水覆盖率的增长而下降。因此,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对洱海的综合治理,不能任水质自行调节。本研究结果为洱海流域内城市规划管理和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工矿区域城市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矿业地区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在西部地区非常少见 ,现以云南省东川市为例 ,对其发展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将其城市化分为两个阶段 ,并揭示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地区差异性等特征 ,可为此类城市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区域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的背景下,西部区域经济之所以发展不利,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理论陈旧落后,缺乏创新的区域发展思维。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西部的城镇化水平和区域经济难以得到快速发展。因此,“三分构想”的提出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4.
农村移民职业教育培训与万州区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万州区城市化战略能否顺利实现,除了受制于人口管理,就业机会、土地制度、政府职能等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农村移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区政府要从提高移民的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出发,加强"三教"统筹,发挥城市教育资源的优势,完善农村移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对农村移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扶持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促进农村移民的城市化转变.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脉络及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农村工业化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推动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对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作为城市游憩空间的组成部分,环城市旅游度假带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与城市化之间有着必然的密切联系,在对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正反两面阐述了城市化对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影响,最后,笔者提出了对发展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心城市在旱生境下绿洲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新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加强绿洲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疆绿洲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廉顺国 《河南科学》2005,23(3):461-464
城镇化包括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两个过程.我国农村城镇化既要尊重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空间转移应以县城吸纳为主,这对城镇的合理发展、农村工业化的顺利进行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化途径有关各要素作了综合的叙述,并且指出研究的手段──自人口的聚集至城镇形成发展这一历史的纵剖面及地域、产业结构等横向有关要素作整体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并指出应重点研究人口指标分析、产业可比关系、城市化和城市化设施,以及城市体系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德国城市化历史过程探究,以及对德国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管理架构的研究分析,结合德国目前的城市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从中寻找出一些规律.提出城市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现代化.结合江苏省的省情和城市化实践,提出了对江苏省城乡建设的十点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