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Angular distributions for the 12C(d, p) 13C transfer reactions have been measured at Ed = 11.8 MeV,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DWBA calculations. By means of this comparison, density distributions of the last neutron in the ground state and the first 1/2+ state of 13Care extracted. The properties of these states in 13C have also been studi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onlinear relativistic mean-field theory with NL-SH parameters. It is found that the first 1/2+ state in 13C is a neutron halo state shown by both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density distributions of the last neutron.  相似文献   
2.
13C激发态中子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量了入射能量11.8MeV的^12C(d,p)^13C转移反应角分布。通过DWBA计算的角分布与实验角分布的比较,抽取^13C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最后一个中子的密度分布。同时,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13C的相应核态的性质作了深入地研究。实验和理论的密度分布都表明,^13C第一激发态为中子晕态。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9°~130°散射角范围,测量了22MeV质子在12C,13C上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以及在13C 核1/2+(3.09MeV),3/2-(3.68MeV)和5/2+(3.85MeV)激发态上的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对12C,13C弹性散射微分截面进行了微观光学势分析,计算结果能较好地描述实验数据.采用全微观扭曲波玻恩近似(DWBA)理论对非弹性散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小角区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进一步证实了13C的1/2+(3.09MeV)激发态存在中子晕结构.根据13C 核1/2+(3.09MeV)激发态的其它实验结果,对1/2+(3.09MeV)态的壳模型单体密度矩阵元(OBDME)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壳模型OBDME能较好地描述从电子散射实验得到的1/2+(3.09MeV)态的纵向和横向形状因子(form factor)以及547MeV质子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另外,作者在1/2+(3.09MeV)态的质子非弹性散射实验中观察到微分截面位于120°附近的一个宽峰,该峰可能与核的π场效应(pion field effect)有关.全微观DWBA计算结果大体上能给出3/2-(3.68MeV)和5/2+(3.85MeV)激发态实验数据的幅度大小,但对细节的描述还不能令人满意.作者的研究还表明了对13C核作仔细的大规模壳模型计算以及基于现代核子-核子力构造低能区密度依赖的完整的有效相互作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