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的护理,临床收治37例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对其护理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症状消失,视力和眼压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通过加强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又有个对网迷不好的消息,长时间使用电脑者,特别是那些近视眼网迷更有可能患上青光眼,这种疾病可以导致失明。  相似文献   
3.
《科技园地》2005,(3):41-41
随着电脑的普及,操作电脑几乎成了现代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许多人由于工作需要,必须整天注视电脑荧光屏.时间长了,很容易患视觉疲劳,甚至诱发其他一些眼病,如青光眼、干眼症等。因此,经常操作电脑的人应该注意眼睛的养护。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72-7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下简称“闭青”)是一组由于眼内房水流出通道--房角慢性或急性关闭导致的眼内压慢性或急性升高继而导致视功能损害直至盲目的疾病。闭青是我国乃至亚洲地区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我国目前闭青患者达1010万人。以往由于对闭青发病机制认识不清,缺乏可行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有效治疗手段,其致盲率高达37.5%~75%。本项目从回答闭青发病机制的科学问题入手,以解决关键技术及设备为突破口,建立了新的闭青防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南南 《青年科学》2009,(4):39-39
如今视力有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近视眼、干眼症、青光眼、白内障等视力问题大部分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用眼过度有关。提到爱护眼睛,一般人首先会想到用眼卫生,但专家提醒读者,除了要科学用眼外,饮食常常也是影响视力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解梦  田祥 《科技咨询导报》2014,(24):222-222
临床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进行眼底检查极少出现不良反应,但是近年来散瞳后引起青光眼急性发作屡见不鲜,大多因临床医生缺乏经验或没有足够重视而导致视功能严重损害。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本情况的认识,现报告一例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的住院患者应用复方托比咔胺散瞳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手术前、手术后临床特点、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01~2012-01收治的经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及在手术前、手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的309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9例青光眼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均疗效满意、治愈出院.结论:对青光眼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适时的健康指导、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科学观察》2012,(5):30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中峰教授、孙兴怀教授、杨雄里院士率领视网膜研究团队,发现了青光眼视网膜胶质细胞激活新机制,为临床上防止青光眼恶化以及有效阻止青光眼所导致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死亡(失明)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青光眼是由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导致的不可逆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虹膜切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方法和操作技术,并根据临床病例对术后用药胶并发症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脉冲CO2激光巩膜切除术中激光参数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脉冲CO2激光参数对组织切除和热损伤的影响,研究了几种热作用模型,提出了不同模型的适用范围,最终给出了激光切除术中激光参数优选的原则和方法,并且用实验验证了按照参数成选原则所选参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