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u2+激发的氯磷酸锶荧光粉一直是一种传统的灯用荧光粉, 合成了蓝色荧光粉Sr5(PO4)3Cl?Eu2+, 并研究了在电子激发下的发光特性, 此外还对碱土金属Ca2+, Ba2+等共同掺杂之后对发光性能的影响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当在中-低电压工作下, 对其在不同电流密度的电子束激发下的发光亮度和饱和特性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2.
王劲草 《安徽科技》2004,(11):56-56
一 1895年的一天,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做阴极射线的实验时,偶然发现放在房间内的一张镀有钡铂氰化物的纸,每当他开启仪器时,纸就会发出微弱可见的光.这一现象引起了伦琴的注意.他放弃了原来的试验项目而专心对此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他进一步发现这种光线能透过木板,穿过纸张,将自己的手指骨骼的影子展现在荧光屏上.伦琴知道这不是阴极射线,但又不明白这种射线为何能穿过纸张、木板甚至肌肉,使人们能清晰地看到内部骨骼,无以名之,他便将这种射线命名为"X射线".这一无意间发现的奥秘,使伦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3.
文章追溯了人类发现电子不懈探索的历史,讨论了电子发现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CRT、PTV、VFD和FED等显示显像器材的发展,阴极射线荧光粉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比较了几种显示器用荧光粉的组成和特性,并综述了阴极射线荧光粉开发与应用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5.
6.
威廉.康拉德.伦琴——纪念X射线发现100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宋佰谦 《自然杂志》1995,17(6):345-350
100年前,德国维尔茨堡(Würxburg)朱里乌斯-马克西米里安斯大学物理科学研究所实验物理学教授伦琴(Wilhelm Konrad R(?)ntgen,1845~1923)发现了X射线.这一发现连同不久以后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大大缩短了物理学迈向现代物理学的进程。在X射线发现100年的今天,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伦琴的生活、思想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子的发现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前370)最早提出"万物由原子构成"的原始原子论,到英国科学家约翰·道尔顿(1766~1844)提出"原子学说"的近代原子论,2000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1897年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曾将原子译为"莫破尘"也是取原子不能再分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刘劲松  方梁 《安徽科技》2005,(12):48-4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军用显示和民用高端显示领域对显示图像的清晰度、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阴极射线投影显示管已经不能满足超高分辨率和高亮度投影显示这种迫切的要求.在大屏幕显示方面,一般是40英寸~50英寸(101.6~127cm)左右,投影对外围光线的要求太高.尽管出现了油膜光阀等技术,但是对比度低还是其致命的弱点.  相似文献   
9.
电的本性,在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中,是一部曲折的、辩证的、充满争鸣的历史。本文以简论的形式,从实验发现的角度来说明电的认识经过,阐述实验在电认识史的地位和作用,期望能从前辈科学家的实践活动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启迪。  相似文献   
10.
一个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在科学革命大潮中落伍,他转而投靠纳粹势力,兴风作浪,最终身败名裂,成为著名科学家队伍中少数几个永远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