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钝 《自然杂志》2019,41(4):294-298
1869年门捷列夫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除了把当时所知的全部63种元素按原子量大小分组(族)排列外,还在表中留下一些空位,预言了与硼、铝、硅类似的元素的存在及其性质。随后的20多年内,这些空位相继被新发现的元素填补。1877年中国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听到了门捷列夫的预言与元素镓的发现这一故事,联想到发现海王星的经过,由衷感叹西方科学的精致与功效。  相似文献   
2.
"元素"一词最早被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用于描述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基本组分。现代意义上的化学元素中,最古老、最轻的元素当属氢,它是由英国化学家波义尔于1671年在铁与硫酸的化学反应中发现的。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发现的66种元素排列成著名的元素周期表,并由此预言了新元素——的存在及其属性。  相似文献   
3.
读编对话     
《科学世界》2010,(8):94-94
结识《科学世界》已经有很多年了,我读到的第一本《科学世界》是《完全版化学元素周期表》,这篇连载的文章从门捷列夫如何归纳和:总结元素之间的关系说开去,系统地讲解了周期表中的元素,让刚刚接触化学的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1933年之前的大约400年里,科学中的绝大多数重大发现都来自欧洲。伽利略、牛顿、孟德尔、达尔文、门捷列夫、爱因斯坦等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就如同欧洲的璀璨群星。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欧洲科学的转折点,古老的"科学帝国"开始衰落,美国取而代之成为世界科  相似文献   
5.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发现史析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化学思想史角度对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背景、过程以及方法论特征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前苏联学者凯德洛夫之门捷列夫研究的分析与理解。  相似文献   
6.
1964年3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电化学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10月公派赴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7.
8.
本文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较全面地分析了周期律产生的历史背景,指出这是19世纪60年代自然科学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宋莉  邹勇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20(2):45-49,70
本文从化学思想史角度对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背景、过程以及方法论特征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前苏联学者凯德洛夫之门捷列夫研究的分析与理解。  相似文献   
10.
高空对接     
谈祥柏 《科学》2002,54(1):49-50
按照"超弦理论"的说法,我们的物理世界是十维的,而人类其实是一种低维生物.许多人都知道第四维是时间,那么第五维、第六维甚至更高维究竟是啥名堂,恐怕就无人知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