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行星古今谈--太阳系有多少颗行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承启 《自然杂志》2005,27(6):346-351
本文从行星名称的传统含义,全面评述和回顾了历史上对X行星的搜索、小行星的发现和地位的变迁、海外天体的发现,以及对冥王星的行星资格的质疑,表明行星的名称是人类文明的遗产,第十行星的命名是一个综合历史和文化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3.
科技     
《科学之友》2005,(5):14-15
2004年电脑病毒攻击量增长50%;德国超市用上指纹识别技术;中国画出宇宙最精确像揭示暗物质晕的规律;我国研制成功多星多弧段同时定轨系统;两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神舟星”、“杨利伟星”;我国创造海啸预警新算法比以往方法提前1h发布预警……  相似文献   
4.
马杰 《科学世界》2005,(12):46-50
2003年5月发射的工程实验探测器“隼乌”号从发射开始经过2年零6个月的航行,现正在进行几项“世界上首次”的技术验证,这些都是对今后探测行星极为重要的技术。本文将介绍“隼乌”号究竟是使用什么技术到达小行星的,以及预计今后还将完成哪些科学考察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该文采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的方法来讨论空间飞行体前端电双层的形成和特性,对粒子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所满足Vlasov方程和Poisson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谢懿 《世界科学》2005,(6):21-23
我们的行星系统有一个由小行星和彗星组成的小天体盘,它们是形成行星的原始星子的遗迹.一旦形成,行星就会驱散剩下的绝大部分小天体.在海王星之外,这一过程留下了柯伊伯带,造就了奥尔特云,并且将彗星放置到一些可以识别的结构中去.在这些结构中的轨道预示多种不同的物理机制塑造了外太阳系的彗星盘,它同时也告诉我们巨行星是怎样形成的.最近的研究显示,散射盘是短周期彗星最有可能的发源地.另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柯伊伯带的形成与大行星的大尺度迁移、盘中其他行星的存在和/或太阳诞生的星团中其他恒星近距离飞掠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原 《科学之友》2005,(12):18-20
大物体比小物体更能保存热量。地球内部的热能主要来自半衰期较长的4种放射性同位素──钾40、钍232、铀235与铀238,它们在几十亿年来逐渐衰变成稳定的同位素,同时释放能量。地球因为体积巨大,热能损耗得相当慢,这说明了为什么地球至今仍有着熔融的内核,而且地表还有火山喷发。  相似文献   
8.
张衡 《科学大观园》2014,(19):36-37
<正>科学家们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使近地小行星维持为一个整体的作用力除了引力和摩擦力之外,还有其他的力。例如最令人担忧的1950DA近地小行星,似乎是由大量尘土类物质松散地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这项研究结果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项重要参考,那就是未来人类任何旨在偏离小行星撞击轨道的努力都应该避免直接与小行星迎面碰撞。这也就是说,采用某种手段轻轻地引导小行星偏离当前轨道的做法要比直接引爆小行星更加可取。美国田纳西大学行星科学家本?洛兹提斯表示:"你会希望避免与这些小行星直接碰撞。"  相似文献   
9.
邓雪梅 《世界科学》2011,(12):21-22
新一代重型火箭设计方案 为了进一步探索太阳系.将人类的脚步留在月球或者是小行星甚至是火星,美国宇航局(NASA)在9月14日正式公布了美国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设计方案。这一方案将成为未来几年内人类太空飞行计划的支柱。  相似文献   
10.
达尔文曾经推测,生命起源于地球混沌时期的一个温暖的池塘。最近一些科学家提出,通过加入可持续复制的神奇分子,在另一颗行星或小行星中同样会出现海底热泉。对此,一些天文学家怀疑这样的海底热泉可能正在木卫二冰层下面或土卫六的甲烷海洋中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