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新课程在西南地区适应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数学新课程改革与实验顺利展开的关键在于全国统一性与地方多样性的有机协调和互动融合.为此,通过对西南新课改实验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及师范生的调查,初步解析了制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多样性和统一性有机协调的相关因素,诊断出数学新课程在西南地区的适应性水平,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南岩溶石山的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我国西南岩溶石山的环境地质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袁道先1993年底国家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是在7年时间内基本解决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其中有2500万人分布在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因此,中科院地学部把西南岩...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西南部山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管理模式的不合理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经营效率低等问题长期占据农业热点问题排行榜,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理论界和政策界已形成基本共识。结合我国农耕用地中山地面积广的特点,特选取了我国西南部典型的山区耕地,并以山地玉米种植为例,探索细碎的山地农业在面对当下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浪潮时应采取何种对策,从而实现农户收益增加和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交换,专业的细分为图书馆进行学科馆员服务带来了可能.西南地区在信息传递以及科学技术的配备上还有所欠缺,如何让西南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展更加专业、更加有效的学科馆员服务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种薯脱毒及防止退化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它具有高产、适应性强、生育期短、作务简单等优点,是调剂蔬菜淡季供应和我市西南地区农民的主导产业。在马铃薯生产中,一个优良品种往往在开始种植时表现生长健壮、产量高、品质好,但种过几年后,薯块变小、品质变劣,叶片呈花叶,卷叶或皱缩,植株畸形、茎杆细弱、产量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6.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卢华语等著《唐代西南经济研究》,突破地方行政区划的局限,以区域史架构,全面、系统地论述唐代整个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全貌、揭示该地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及兼容并包的地域特色,并对比了西南与江南二地在唐时的经济发展,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文史互证等多种方法,资料翔实。进一步拓展、挖掘了经济史研究的空间和深度。  相似文献   
7.
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岩溶作用强度及其碳汇效应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章程 《科学通报》2011,56(26):2174-2180
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岩溶作用研究不仅关系到区域岩溶碳汇估算, 也关系到岩溶区陆地碳源/汇的准确评估. 利用标准溶蚀试片法研究了2 个典型岩溶动力系统内3 个岩溶泉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土下溶蚀速率. 结果表明, 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土下溶蚀速率差异较明显, 耕地、灌丛、次生林、草地、原始林平均值分别为4.02, 7.0, 40.0, 20.0 和63.5 t km-2 a-1. 因此, 在进行区域尺度岩溶作用碳汇估算时, 除了考虑气候、水文、地质等条件外, 还必须考虑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 植被的正向演替对岩溶碳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原始林地土下岩溶作用碳汇量是次生林地的3 倍, 灌丛的9 倍, 也就是说, 从耕地或灌丛演化到次生林地, 由岩溶作用产生的碳汇可提高5.71~7.02 t km-2 a-1, 若演化到原始林地则达24.86~26.17 t km-2 a-1. 岩溶区地表森林系统的增汇过程发生的同时, 地下也同步发生着类似的增汇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西南地区为例,利用优化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OPGD)研究气候、地形、植被以及人类活动对区域鸟类物种丰富度的单因素和综合影响,确定维持鸟类丰富度的单因素的最适范围。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地区鸟类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异主要受植被和气候因素影响。在各因素的独立影响中,植被因素的贡献率最大,增强植被指数(EVI)与森林覆盖高度(FCH)的合计贡献率达到33.8%~34.7%。双因子对的耦合作用增强了任何单一因素的影响,并且对鸟类物种丰富度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还表明,植被因子的代理指标,特别是生产力的代理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环境的综合状况,更适用于鸟类物种多样性的估计。  相似文献   
9.
许涵 《自然杂志》2010,32(2):112
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特大旱情牵动了全中国乃至全球人民的心,气候问题再一次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善待地球,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10.
交友留言     
《当代地方科技》2009,(12):100-102
中脉科技道和系统刘宝玲重庆全国电话:13628339321 现为中脉科技道和系统西南地区领导人之一,有近10年的专业直销经验,一直跟随"三军"老师征战于中国直销市场,有着非常娴熟的市场拓展经验和完善的市场支持系统,观诚招合作伙伴共享中脉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