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烟草普通花叶病的发生与药剂防治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花叶病在 4月上旬严重发生 ,于 5月上中旬达到高峰。在选用的几种药剂中 ,病毒必克防治效果最好 ,为 5 5 .6 5 % ;其次是菌克毒克的防效为 5 0 .8% ;金叶宝的防效为 36 .1% ,植病灵的防效最差 ,仅为 0 .9%。  相似文献   
2.
王玉堂 《河南科技》2014,(11):18-18
1.施用多效唑。多效唑又叫氯丁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上施用多效唑,可使植株矮化,茎秆变粗,叶柄缩短,叶片功能期延长,有利于通风透光和防止倒伏,并能兼治大豆花叶病,一般增产20%左右。生产中,一般在大豆分枝到初花期,每667平方米喷施25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溶液25千克。  相似文献   
3.
云烟317     
云烟317株式筒形或塔形,株高124.70厘米,节距5.12厘米,茎围9.96厘米,大田着叶25片左右,可采叶22~23片左右。腰叶椭圆形,叶尖钝尖,叶面较皱,叶缘波浪状,主脉粗细中等,叶肉组织细致,茎叶角度大,花序集中,花冠红色。移栽至中心花开放50~60天,大田生育期120天左右。田间生长整齐;腋芽生长势强。高抗黑茎病、爪哇根结线虫病,中抗北方根结线虫病,感南方根结线虫病,中感野火病和普通花叶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烟草花叶病是云南省烟草几种最严重的烟草病害之一,为了探索其防治策略,我们从植物超微病理学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酶联免疫及免疫电镜观察表明,我们所采样品的花叶病征是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在超薄切片中,我们观察到大部分细胞结构结构受到不同程序的破坏,其中尤以叶绿体,线粒体最明显,病变严重的叶片样品中,叶绿体瓦解,基质外流,基粒片层溶解,消失,在其上有大量大小不等的脂质球及淀粉粒沉积和大量的小泡结构,有时  相似文献   
5.
病毒的发现     
《大自然探索》2006,(2):34-34
1859年,德国人凌尔把患花叶病的烟草的汁液注射到健康烟草的叶脉中,引起了烟草的花叶病,证明这种病是可以传染的。1892年,俄国人伊万诺夫斯基重复了麦尔的试验。  相似文献   
6.
邵单8号     
《河南科技》2014,(11):6-6
特征特性 夏播生育期98~102天;株型紧凑,全株总叶片数19~20片,株高241~250厘米,穗位高98—110厘米;叶片绿色,叶鞘微红,第1叶尖端卵圆形;雄穗分枝10~14个,雄穗颖片微红,花药黄色,花丝青绿色;果穗筒形,穗长16.1~17.3厘米,秃尖长0.6厘米,穗直径5.0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5粒,穗轴白色;子粒黄色,半马齿形,千粒重298.0~357.3克;出子率89.4%,田间倒折率3.7%。经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瘤黑粉病,抗矮花叶病,感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  相似文献   
7.
3种药剂对烟草花叶病的控制作用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重庆市彭水和石柱两地,研究了康凯、99植保、菌克毒克3种药剂对烟草花叶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康凯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5.04%和70.80%;99植保次之,防效达64.96%和66.67%;菌克毒克效果较差,防效仅26.72%和30.53%.康凯和99植保对烟草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康凯的效果更为明显,菌克毒克对烟草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白草花叶病毒原的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甘谷)培养的表现花叶症状的白草上分离出一种线状病毒,经鉴别寄主,蚜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电镜(ISEM)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初步认为此分离物是高粱花叶病毒SCH株系。  相似文献   
9.
10.
The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isolate P1 caused very mild symptoms on many plant species.After serial passages by mechanical inoculation over five years, CMV P1 caused severe symptoms on several tobacco cultivars and tomato. A specific band of approximately 0.3 kb in length was amplified by RT-PCR with primers synthesized based on reported CMV satellite RNA (satRNA) sequences.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ere were two satRNAs (Sat-Pl-1 and Sat-P1-2). Sat-Pl-1 contained 335 nucleotides, and Sat-P1-2 contained 394 nucleotides. These two satRNAs shared 64% overall nucleotide sequence homology,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atRNAs included mutations as well as deletions. Sat-Pl-1 was identical to a satRNA (Z96099) reported in 1995 in CMV P1. Based on differences in the sequence and secondary structure between these two satRNAs, we conclude that Sat-P1-2 represent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atellite ( necrotic satellite) from attenuated satRNA populations. The possible effect of the emergence of this new satRNA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