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3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历史学科为载体,在师范学校开展了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尝试,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师范学校历史教学改革的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就是自主性发展,这是中国人民百年来追求现代化的历史选择.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规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本质与方向;中国国情与现代化的结合,使社会主义现代化扎根于当代中国的深厚土壤;改革开放相互整合为推动现代化的合力,构成中国现代化的动力系统.本质与方向、内容与依据以及内外动力三者有机统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各高校纷纷采用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中,使用最普遍的方法,就是按照学生的等级(程度、性别、年龄等)分班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宛若金字塔,笔者称之为“塔式教学法(pyramidal Teaching Methodology)”。本文旨在结合多元化教学模式、外语教学心理学、知识建构性,知识的情境性以及自主学习等方面来阐述“PTM”的优势和所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活动教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下的教学理论.它改变了以往把教学看作单方面向个人传递信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看法,重视探索、发现的活动,突出了主动学习的思想.因此,将活动教学理论渗透并引入到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企业自主性技术创新中的知识流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借助于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自主性技术创新和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知识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自主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流动的机制进行了透视和分析.基于对企业知识库的分析和对技术创新过程与知识联系的分析,文章探讨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在企业知识库和技术创新过程之间,知识在技术创新过程内部的横向、纵向和交叉的流动,并认为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信息技术是促进企业内外部知识充分流动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新闻赋予了公民更多的表达与批评等权利。与此同时,因缺乏规制,公民新闻肆意、过度地使用新闻自由,导致危害层出不穷。所以,公民新闻需要在新闻自由和社会规制的平衡中健康发展,以遵守法律为前提,根据新媒体特点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公民基本媒介素养,并且以技术管理作为保护盾。  相似文献   
8.
该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创建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氛围,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取得的不错效果。强调教师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采取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和反思,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9.
学习从本质上是一个个体在外部力量的引导下主体建构的过程,自主性无疑是其本质性的追求,自主性学习更关注学习者个体对学习的认知、理解、控制和实践。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现代化教学策略呼唤变革传统师生关系,建立生态性教学基础;培养研究型思维,建立生态性教学模式;鼓励合作式学习,建立生态性教学习惯;开发发展性评价,建立生态性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技术人工物能否作为道德行动体存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持肯定答案的观点较多关注技术人工物不断增强的社会角色,持否定答案的较多关注道德行动体的标准哲学概念及其既有定义、特征。回答该问题的关键在技术人工物是否满足道德行动体的必要条件。具有意向性和自主性是存在物成为道德行动体的必要条件。技术人工物基于技术功能和物理结构两重性之上的三元意向性、基于技术中介理论的差异自主性,使其满足了成为道德行动体的必要条件。在"人-技术"综合存在中只有技术人工物的自主性和道德敏感性强于人的时,它才作为道德行动体存在。技术人工物作为道德行动体存在,既扩展了技术设计者的伦理责任,又拓展了伦理学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