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奥地利研究人员发现,在冬季出生的男孩中,左撇子比例相对较大。对约1.3万名奥地利人和德国人的调查发现,在男性左撇子中,2月至10月出生的比例为8.2%,而11月至翌年1月出生的比例则达到10.5%。上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睾丸激素水平偏高会使胎儿的左脑发育减慢,所以左撇子通常右脑比较发达。研究人员分析说,睾丸激素水平的高低与孕妇怀孕期间的日照时间长  相似文献   
2.
3.
4.
中国林蛙胚胎期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产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国林蛙南移至华南地区后胚胎发育期的性腺发育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并首次探讨了中国林蛙的性别分化模式.结果证明变迁后的环境对中国林蛙胚胎期的生殖腺发育没有造成不良结果.此结果不但丰富了发育生物学的内容,也为林蛙的南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用瓦勃格氏(Warburg)呼吸器测定鲤鱼(Cyprinus carpio Linn)从胚胎期至稚鱼期的耗氧量,阐述了鲤鱼胚胎期,仔鱼期和稚鱼期中各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在耗氧量上的变化及特点,为研究我国典型的草上产卵生态类型的经济鱼类的气体代谢状况,为提高鱼卵、鱼苗的成活率提供参考资料。耗氧量可以反映鱼类的代谢水平,在生产上可以作为确定给饵量和单位水体容纳量的依据。鱼类耗氧量的研究始于本世纪的初期。30年代至50年代期间的研究成果很多,内容涉及各种因素,如年龄、温度、PH、光线、氧分压、二氧化碳含量、营养成份、饥饿状态等条件。对耗氧量的影响。国内的研究始于30年代(费鸿年,1936)。目前几种饲养鱼类:鲢、耗、草、青、鲤、莫桑比克罗非鱼等都曾研究过。但对一种鱼类从胚胎至幼鱼发育阶段的耗氧量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尚少。目前测定耗氧量的方法有四种类型:(1)封闭静水式(Jolyet et Regnard,1876:Zuntz et Knauthe,1901;Gardner,1923等);(2)封闭流水式(Krogh et Ege,1914;Hall,1929等),(3)测压计式(0teo Warburg,1928t Leiner,1937);(4)开放静水式(吉原,19541诸岡,1967)。本项测定采用的是第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Pb~(2+)质量浓度在10,20,30,40和50mg/L时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胚胎期及Pb~(2+)质量浓度在0.07,0.30,1.00mg/L时对黑斑蛙蝌蚪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Pb~(2+)对胚胎期的毒性于孵化期和开口期表现显著,其余各期毒性不如这两期明显.Pb~(2+)能影响黑斑蛙胚胎期和蝌蚪期的生存率,对蝌蚪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时质量浓度为30,40,50mg/L时会导致孵化期胚胎畸形,致畸率50mg/L质量浓度水平最高(4.41%),40mg/L水平次之(3.33%),30mg/L水平最低(2.39%).各质量浓度水平均导致蝌蚪头部泡状膨大、"S"型尾和形体较小(为正常体长的0.50-0.67)等,致畸率1.00mg/L质量浓度水平最高(2.25%),0.30mg/L水平次之(2.00%),0.07mg/L水平最低(0.50%).并对致毒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文韬 《世界科学》2012,(11):16-16
恢复细胞多能性是很多科学家的期盼,最终用于再生医学更换患者受损或病变的器官组织,这已经成为生物学最热门的分支之一。通过重编程将细胞恢复到胚胎期状态、重新拥有分化成各类成熟细胞潜能的研究,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分别是英国的约  相似文献   
8.
扬子鳄胚胎脊髓胸段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尼氏染色及Haggqvist染色法观察了24例孵育3~62天的扬子鳄胚胎的脊髓胸段组织发生过程。孵育第3天,脊髓横断面近圆形,中央管呈长椭圆形。第6天脊髓呈卵圆形,中央管呈窄而长的梭形,套层明显。第12天,脊髓灰质的腹角明显,脊髓外周出现一薄层白质。第18~30天中,灰质腹角进一步扩大,背角逐渐形成。两侧背角不断向正中靠拢并合并,中央管缩小呈圆形。白质明显增厚并形成背索、侧索和腹索。第30~6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