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5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激素对昆虫的配子发生有很大作用,就昆虫激素、包括保幼激素、蜕皮激素以及昆虫脑肽等 对昆虫特别是蝗虫配子影响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对各种动物精子发生与成熟过程中生精细胞表面凝集素受体的变化做了综述 .精子发生过程伴随着不同凝集素受体的出现和变化 ,这些受体是由生精细胞自身合成的 ;精子在成熟过程中 ,质膜凝集素受体的合成、修饰及分布会进一步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与精子获得与卵子进行识别、粘附、结合等受精能力密切相关 .  相似文献   
3.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罗氏沼虾精子发生的全过程.观察表明:精原细胞较大,近卵圆形,核大而圆,染色质分散.初级精母细胞比精原细胞略小,染色质凝聚成块状,散布于核质中.次级精母细胞呈多边形,染色质致密,核膜双层,细胞质和核质问通过核孔进行物质交换.精细胞近圆形或多边形,染色质较密集地均匀分布,胞质较丰富,有线粒体、游离核糖体和内质网分布.精子分化早期,染色质向胞核的一侧移动,随着分化的进行,精细胞核逐渐拉长,变得弯曲.分化晚期,细胞质中出现许多膜片层结构,分泌一些碎细丝状物质,沿核的边缘向核凸起的一端推进,不断聚集、突起,最终形成具横纹精子的棘突.成熟的精子呈漏斗状,包括一个杯形的核和由其发出的一个横纹状棘突.  相似文献   
4.
神经激素对生殖细胞的发生起关键性的调控作用.就神经激素对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 配子发生的影响及其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综述,在无脊椎动物中主要对昆虫配子发生的神 经激素调控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酵母粉对果蝇精子发生之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酵母粉对果蝇精子发生各时期的影响。方法野生型黑腹雄蝇按2-3-3法处理,置于每管酵母粉含量为0,5 mg/vial,10 mg/vial,15 mg/vial培养基中培养,统计精子发生各阶段精细胞数目。结果随着酵母粉量的增加,精子发生在各阶段细胞数量增加,在不同处理组中雄蝇在其精子发生各阶段中,以第3天形成精细胞数量最多,其中10 mg/vial和15 mg/vial最为显著。酵母粉量的增加,在精细胞阶段促进精细胞数量增加最为显著,成熟精子阶段也有增加,精母细胞阶段精细胞数量呈增加后逐渐减少趋势。结论酵母粉可促进果蝇的精子发生,特别在精细胞阶段,促使精细胞数量增加,高峰期明显提前并持续延长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东方杯叶吸虫精巢和精子的超微结构及精子发生过程,并与体外培养成虫进行比较,提出一种精子结构模式图。精子的形成经历了由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发育等过程。精子细胞形成后,胞质突起形成一分化区,并发育成精子鞘,核向鞘中旋转、浓缩和迁移,两根鞭毛轴丝由鞘中基体发出;鞭毛为9+“1”结构。体外培养成虫尚有几种不正常的成熟精子,可作为体外培养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尼罗罗非鱼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进行描述.罗非鱼精子发生的类型属于A型,其发生顺序经历早期精细胞期;轴丝发生;细胞核凝缩和旋转;线粒体的迁移等过程.本文并讨论硬骨鱼类精巢结构和精子发生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合浦珠母贝精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报道了透射电镜下合浦珠母贝精子发生过程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描述了精子发生过程中线粒体,中心体(鞭毛),顶体泡和细胞核的演变过程。精子细胞核内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凝集,精子核呈圆桶状,圆形的顶体泡迁移到顶体部位后变形成为圆锥形顶体。合浦珠母贝精子经过精度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最终发育成为成为成熟的精子,成熟的精子由头部(长约2μm),中段(长约0.68μm,宽约1.6μm)和尾部(长约50-60  相似文献   
9.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在生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9,44(3):242-252
综述了由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A)和抑制因子(PAI)所调控的局部定向纤蛋白水解在生殖作用研究中的最新进展。组织型(t)PA(tPA)和I型PAI(PAI-1)在卵巢不同细胞中的协同表达参与排卵和黄体(CL)萎缩调控过程,在早期黄体组织中尿激酶型(u)PA(uPA)和PAI-1活性明显增高,uPA和PAI-1的协同表达可能与黄体形成过程中组织重建和血管发生密切相关。实验证明,PA系统在精子发生和成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黄脸油葫芦雄性个体精子发生过程中类c-Myc蛋白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精子发生中类c-Myc表达进行定位。结果发现类c-Myc蛋白在精母细胞上为弱表达,精子细胞上有较高水平的表达,精原细胞及精子上没有表达。结论类c-Myc蛋白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对于维持黄脸油葫芦精子的成熟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